玉米种植技术
-
该品种是以自选系“444”作母本,以外引系“M01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熟玉米单交种,平均公顷产量10350公斤,比对照“四单8”增产14.9%。该品种生育期春玉米出苗至成熟124天、需10度以上积温2550℃;种子拱土力强,早发性好,易抓全菌;株高265厘米,穗位高100厘米,穗粒重22厘米,每穗14一16行,百粒重40无,单穗粒重230克,后期籽粒灌浆快;清种密度每公顷5.0―5.5万株,间种密度6万株/公顷;制种产量高,公顷产量3500公斤以上。该品种籽粒商品品质好,淀粉含量74.5%,比一般品种高...阅读详情
-
1、补施粒肥高产实践证明,玉米生长后期叶面积大,光合效率高,叶片功能期长,是实现高产的基本保证。而玉米绿叶活秆成熟的重要保障之一就是花粒期有充足的无机营养。因此,应酌情追施攻粒肥。攻粒肥一般在雌穗开花期前后追施,以速效氮肥为主,追肥量约占总追肥量的10%-20%,注意肥水结合。每亩追施攻粒肥15公斤尿素(占总肥量的15%),籽粒灌浆强度明显增快,千粒重增加22克左右。高产夏玉米生育后期需肥量较大,对灌浆期表现缺肥的地块,还可采用叶面追肥的方法快速补给。灌浆期间用1%-2%的尿素溶液、3%-5%的过磷酸钙溶...阅读详情
-
由辽宁丹玉种业科技有限公司选育开发。特征特性辽宁省春播生育期130天左右,比对照丹玉39号晚1天,需有效积温2950℃左右。属晚熟玉米杂交种。幼苗叶鞘紫色,叶片绿色,叶缘紫色,株型清秀,株高285厘米,穗位高130厘米,果穗筒型,穗长22.4厘米,穗行数16~20行,穗轴白色,籽粒黄色,粒型为马齿形。抗玉米大斑病,灰斑病,青枯病,丝黑穗病。栽培技术在中等肥力以上土壤上栽培,适宜密度为2800~3200株/亩,每公顷施农家肥45000~60000公斤、玉米专用肥450公斤做底肥,注意种、肥隔离。适宜地区适宜...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