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大垄双行地膜覆盖(简称玉米“大双覆”)是一项能够提高光能及水肥利用率、增加积温,显著提高产量的先进栽培技术。该项技术适宜我省玉米主产区,尤其是西部干旱地区和东部半山区。据了解,今年我省计划在玉米主产区推广玉米“大双覆”栽培技术500万亩,计划增产25%。有关农业专家介绍了技术要点:选择平坦、深厚、中等以上肥力,排灌条件好的地块,整地要求平、细,并注意保墒;地膜覆盖栽培由于温、湿度适宜,地下害虫发生较重,要采用种子包衣剂进行包衣后再播种;施肥要做到农、化肥结合,搞好养分平衡施肥。尤其氮肥和钾肥用量要充足...阅读详情
-
传统玉米一年只能成熟一次,近日从四川农业大学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荣廷昭处获悉,四川农业大学玉米研究所(电话:0835―2882716)研制出的“饲草玉米”能像蔬菜一样一年收割多次。这种新型玉米由玉米和一种禾本科小草杂交而成,遗传了小草那种“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特性,收割后又能迅速生长成熟,一年至少可刈割5次;茎叶年产量为每亩5000―6000公斤,为渔业、畜牧业提供了大量饲料、草料,可使草地压力得到一定缓解。...阅读详情
-
玉米品种--龙单16产量表现:1995-1996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932.1公斤,较对照品种龙单13号增产10.6%;1997年生产试验平均公顷产量8714.5公斤,较对照品种龙单13号增产14.5%。特征特性:生育日数115天,需活动积温2400℃左右,株高260厘米,穗位90厘米,花丝淡黄色,果穗圆柱形,百粒重37克,籽粒为中齿型。粒黄色,抗大斑病、丝黑穗病,活杆成熟。适应区域:黑龙江省第二积温带下限,第三积温带上限种植。...阅读详情
-
一、忌掺土过量。土过量,钵体不疏松而板结,种胚扎不住根。应主用腐熟圈粪或堆肥,配少量过筛熟土,以钵体不散为准。?二、忌过量掺用氮肥。氮肥过量易烧苗。应严格掌握剂量,每1000公斤钵土,掺合尿素0.5公斤,硫酸锌0.5公斤,过磷酸钙4~5公斤。?三、忌未经腐熟禽粪做钵土。否则极易烧苗。?四、忌播前不催芽。不催芽,空钵多。播前必须催芽,待种胚露白时(半厘米),胚根向下,播入钵播种孔底部。?五、忌苗床失水。播前一定要对床及坑道钵体分次浇透水,至钵心透湿为止。?六、忌床温过高。床温超过30℃,将膜两头揭开散热,下...阅读详情
-
近年来,冬种甜玉米已实现连片种植,但病虫害严重威胁着甜玉米的生产,成为增产的一大障碍。甜玉米的冬种为部分害虫提供了丰富的食料,甜玉米地成为害虫主要越冬繁殖场所,同时也为部分病原物提供了有利条件,便于病害扩展蔓延。冬种甜玉米主要病虫害有以下几种:地老虎地老虎是冬种甜玉米苗期的害虫。人工捕捉可于清晨在甜玉米断苗的周围或沿着残留在洞口的被害株,将土扒开捕捉幼虫。采用毒饵诱杀可每亩用90%敌百虫晶体50克,用温水溶解成250毫升药液,与炒香的花生麸拌均匀,傍晚撒于玉米周围。螟虫危害甜玉米的螟虫以大螟、台湾螟为主。...阅读详情
-
2005年8月末,农民陆续发现田里的玉米叶逐渐变黄,果穗苞叶松散干枯,植株死亡时间较常年提早10~15天,怀疑自己种植玉米品种出了问题。我们通过对丹玉,铁单、东单、登海、沈单等14大系列162个品种的田间生育观测,发现玉米苞叶枯死时间大都在8月24日至9月10日之间,完熟期在9月5~23日之间,较常年提前。通过对46个玉米品种生育状况跟踪调查,抽雄期比上年平均提前7.4天,提前幅度在2~18天,吐丝期平均提前8.7天,成熟期平均提前9.5天。一、玉米成熟期提前的原因1.玉米出苗早2005年4月下旬至5月上...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