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玉米种子的储藏环境,直接影响种子的生命力。为确保其安全储藏,必须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做好种仓的清理和消毒。种子入仓前,对仓库及仓具要进行清理、消毒。对麻袋、编织袋、筛子等器具,可采用刮、敲、打、洗、曝晒和开水烫等方法进行清理。对仓内的异品种种子、杂质和垃圾要清除。要刮去虫窝,修补墙面。同时做好仓外的清理工作。仓库消毒可用80%敌敌畏乳油100-200mg/平方米进行喷雾或挂条施药,然后密封72h。消毒后须通风24h方可进库。也可用0.5%-1%的敌百虫溶液均匀喷洒,每100平方米喷施3kg药液。把好种子入...阅读详情
-
选好良种:种植春玉米要选择生育期在112天以上,根系发达、株型紧凑、叶片上冲、生长健壮、抗逆性强的品种,如农大108、豫玉30号、唐抗8号等。播前要精选种子,去除小粒、病粒、秕粒并晾晒2~3天,以增强种子的吸水能力,提早出苗,提高幼苗整齐度。选择包衣的种子:购种时最好选择包衣的种子。如果种子未包衣,可用50克“甲拌磷”加一支“必多收”拌20公斤玉米种,以防治地下害虫,使幼苗及早出土。选择最佳播期:春玉米的播期要根据土壤墒情来定。预留的春地经秋耕、冬灌后,早春应耙轧保墒,高产田在墒情允许的情况下可推迟到5月...阅读详情
-
选育单位:重庆市农业科学研究所品种来源:重庆市农科所以(78698X5005)复合杂交为基础材料,通过系谱法经连续自交纯化选育而成。特征特性:幼苗叶片绿色,植株属半紧凑型,全株总叶片16片,株高156cm,穗位高53.6cm。全生育期120天,穗圆锥柱形,穗柄短,穗长10.9cm,穗粗4.7cm,多为1、4-16行,白轴,籽粒半硬粒型。千粒重210克,色泽好。抗大、小斑病、抗丝黑穗病,抗性表现突出。栽培要点:3月下旬或4月上旬播种,育苗移栽为佳。合理密植、发挥群体增产潜力,一般亩植4500株左右,肥水充足...阅读详情
-
该玉米杂交品种是由农系531和农系110于1993年配制而成。其根系发达,株高260cm,穗位100cm。茎秆健壮,韧性好。苗期叶鞘浅紫色,穗位以下叶平展,德位以上叶片上冲,属半紧凑类型,叶功能期长,持绿性好。花丝浅绿色,花药黄绿色,果穗粗筒形,穗长16cm,穗粗5.3cm,穗行数18,行粒数36,籽粒黄色,半马齿型,出籽率89.3%,千粒重330g。夏播生育期100-105天,有效积温2300℃左右,耐旱性、抗倒性均较好,抗多种病害。经有关单位接种鉴定:大斑病1级,小斑病0.5级,青枯病14.5%,矮花...阅读详情
-
玉米吐丝后进入灌浆期,叶片光合作用旺盛,是玉米产量形成的重要阶段,光合产物及前期贮存在茎叶中的有机物质需要有充足水分才能正常运转到籽粒中去,所以需水较多。夏玉米该期每公顷需耗水429~1450.5立方米,占一生耗水量的18.9%~34.2%,比春玉米稍低些。水分供应状况直接影响到光合强度及物质的转运速度,要求田间持水量为75%~80%。玉米蜡熟以后,对水分需求不断减少,收获前需水量占总需水量的8%左右,土壤含水量为田间持水量的60%~70%为宜。对春玉米而言,虽然后期生育天数与夏玉米差别不大,但春玉米此期...阅读详情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玉米标准化模式高产栽培新技术,属于农作物栽培技术领域,旨在解决玉米种植产量低、缺乏标准化模式栽培技术的问题,它是采用包括:选择优种、种子包衣、模式播种、化学除草、植株化控、病虫害综合防治、配方施肥、适期收获,共8节相互关联的种植管理技术,尤其是采用了模式播种,每穴2粒种子,集中出双苗,不定苗,等行播种模式,行距60~65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苗数4000~4400株,大小行播种模式,大行70~75厘米,小行50~55厘米,株距40~50厘米,每亩苗数5000~5300株。其栽培技术...阅读详情
-
在一定范围内,玉米产量随着施肥量的增加而提高。正确的确定施肥量,是实现玉米高产、稳产、高效的重要问题。如何确定施肥量,是一个十分复杂的问题。玉米生长发育形成产量时,吸收的养分既有土壤中贮存的养分,也有当季施入肥料中的养分。从土壤贮存或肥料中吸收养分的多少及其比例又受许多因素的综合影响,所以,准确确定施肥量有一定困难。理论上确定玉米施肥量的方法很多,但都比较复杂。下面介绍二种方法供参考。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进行测土施肥,每3~5年化验1次土壤中各种养分含量,再根据玉米的需肥量、计划产量、土壤供肥能力、当季肥料利...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