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种植技术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从出苗到拔节这一阶段为苗期,夏玉米一般经历20—25天,春玉米为40—45天。该时期玉米的主要生长特点是地上部分生长缓慢,根系生长迅速。此阶段田间管理的中心任务是促进根系生长,培育壮苗,为高产打下基础。苗期管理的主要技术措施有:查苗、补苗、间苗、定苗、中耕锄草、蹲苗促壮、追肥和防治虫害。1、查苗、补苗夏玉米播种后应及时查苗、补苗。补种的种子应先进行浸种催芽,以促其早出苗。如果补种的玉米赶不上原先播种长出的幼苗时,可采用移苗补栽的方法。移栽时间应在下午或阴天,*...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玉米丝黑穗病是玉米生产的主要病害之一,西北地区是玉米丝黑穗病主要发生危害区。玉米丝黑穗病近年每年都有不同程度地发生,局部地方且危害呈上升趋势。防治措施应采取以选育和应用抗病品种为主,结合种子药剂处理,加强栽培管理的综合防治措施,从而达到防病目的。玉米丝黑穗病发病的主要原因:一是土壤中病菌大量积累和带菌田的扩大;二是感病品种的种植;三是早播和出苗期的持续土壤低温气候为病害发生创造了适宜的环境条件。玉米丝黑穗病综合防治方法主要有:1、选用优良抗病品种。不同的品种对玉米丝黑穗病的抗性差异较大,...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1、药剂拌种:每千克种子用包衣剂0.2千克加新高脂膜拌种,能驱避地下病虫,隔离病毒感染,有效地防治苗期灰飞虱,减少病毒病的传播,提高种子发芽率。2、及时清除杂草,破坏灰飞虱越冬越夏场所。玉米出苗以后,喷洒2.5%扑虱蚜乳油1000倍液防治灰飞虱,同时配合喷施新高脂膜800倍液提高药剂有效成分利用率,连防2~3遍。3、适时晚播:常年易发病的地块不宜套种过早,可麦后直播或适当晚套,尽量使玉米苗躲过第1代灰飞虱传毒盛期。4、及时拔除病株:清除病株,带出田外集中烧毁,并喷施病毒A、植病灵等药物,...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1.选择耐密、抗倒、适合机械收获的品种。选择国家或省审定、在当地已种植并表现优良的耐密、抗倒、适应机械精量点播和机械收获的品种。籽粒机械直收要求后期脱水快、生育期短5~7天的品种。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粮食作物种子质量标准——禾谷类》的规定。2.增密种植。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土壤条件、生产条件、品种特性以及生产目的,合理株行距配置,确保适宜密度。西北地区光照条件较好,一般中晚熟品种留苗6000~6500株/亩;中早熟品种7000-7500株/亩。东北地区早...阅读详情
-
特征描述及防治方法1、苗期害虫防治玉米苗期主要害虫有:粘虫、棉铃虫、灰飞虱、蓟马、瑞典蝇等。防治粘虫、棉铃虫可选用5%高效氯氰菊酯、2.5%氯氟氰菊酯50— 75克 /亩,对水30公斤喷雾防治。瑞典蝇的防治,要在玉米刚出苗(即一叶一心)时,亩用15%高氯·毒死蜱乳油50毫升喷雾防治,如果田间出现被害株,危害严重的要及时拔除,危害轻的环状株要将株尖剪断。防治耕葵粉蚧可用50%辛硫磷乳油500—1000毫升/亩、48%乐斯本乳油200—400毫升/亩进行灌根。...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