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澳洲龙虾的高产养殖技术
    2024-06-26
     一、适宜的生长速度。澳洲龙虾的天然分布为亚热带和热带地区。在18℃―32℃之间能取得较好的生长率。扬州地区每年5―11月之间的水温高于18℃的时间为6个半月。水温达到16℃以上时即能开始正常生长。为充分利用本地热能资源,在扬州地区澳洲龙虾的放苗时间宜安排在5月初,起捕时间为11月下旬。二、水质要求。①水源,主要以未污染的江、河、湖、库等大水体地表水作水源。也可用地下水,地下水有如下优点:有固定的独立水源;没有病原体的野杂鱼。没有污染。全年温度相对稳定。②水的pH值,在养殖过程中,曾出现过最低值6.10,...阅读详情
  • 南美白对虾高密度养殖谨防“死底症”
    2024-06-26
    随着南美白对虾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高密度集约化养殖方式日趋普及。然而在大力发展的同时,养殖环境也受到较为严重的破坏,导致因环境恶化造成对虾发病死亡的现象不断发生。近年来,南美白对虾危害较大的主要病害除了由桃拉病毒和杆状病毒引起的红体病和白斑综合症等传染性病毒病之外,又出现了一种“死底症”,又称“偷死病”。该病主要发生在高密度养殖的虾塘,一般在池水富营养化且水质变坏时容易发生。当遭遇持续高温天气,白对虾随着快速生长,池内载虾密度不断增大,加上摄食量大,排泄物多,水质极易恶化。因此,在南美白对虾生产的关键季节...阅读详情
  • 池塘养蟹管理方法
    2024-06-26
    一、投足饵料秋季是螃蟹生长最快的阶段。此期饵料的配备要求做到精、粗结合,动、植物性饵料合理搭配,并以动物性饵料为主。可利用的动物性饵料有小杂鱼、虾、螺蛳及蚌肉、鱼粉、蚕蛹等,投喂量占投饵总量70%以上;可利用的植物性饵料有豆饼、大豆、麦类、瓜果等;也可投喂蛋白质含量在40%以上的河蟹全价颗粒饵料。各种动、植物性饵料都应切成片或块,投放到有水草的浅水区,日投饵量为存塘蟹量的5%左右,每天投饵2次,其中傍晚投饵量占总投饵量的70%。对吃不完的残饵,要及时捞出,以免败坏水质。?二、改善水质秋季,要求池水透明度在...阅读详情
  • 如何选购南美白对虾虾苗
    2024-06-26
    首先选择技术水平高,规模大,信誉好,交通方便,距离较近的虾苗场;然后测量待售虾苗池水温、盐度、pH值,与待放苗池塘水质指标不能相差太大;最后随机抽样虾苗进行病毒检测,带病毒的虾苗不能要。优质的虾苗体长在0.8厘米左右,虾苗透明,体形肥壮,形态完整,体表光滑,全身无任何附着物;虾体无损伤和畸形,群体发育均匀整齐,虾体肌肉饱满,胃肠充盈食物,虾苗弹跳灵活,对外来刺激反应十分敏捷。具体鉴别方法如下:1.肉眼观察。首先,随机从虾苗池中选取200~250只虾苗作为样品。将死亡个体分离并计数,如果样品中死亡率超过5%...阅读详情
  • 泥鳅的病害及其防治-白身红环症
    2024-06-26
    白身红环症是泥鳅在捕捉后长时间蓄养所致。病鳅身体和鳍呈灰白色,同时身体上出现红色环纹。防治:发现此病应及时把泥鳅放养在池塘里,放养前用5毫克/千克的孔雀石绿溶液浸洗,或放养后按1米3水体用0.2克-0.3克孔雀石绿的比例全池泼洒消毒。...阅读详情
  • 蟹酱制作方法
    2024-06-26
    蟹酱和鱼露、虾酱一样,也是加盐后发酵的调味品,但生产情况远不如虾酱普遍,产量也不大。每100千克鲜蟹可制成蟹酱120千克左右。字串5制作方法1.原料处理:选择新鲜海蟹为原料,以9~11月份的蟹为上等。捕捞后,及时加工处理。用清水洗净后,除去蟹壳和胃囊,沥去水分。2.捣碎:将去壳的蟹置于桶中,捣碎蟹体,愈碎愈好,以便加速发酵成熟。3.腌制发酵:加入25~30%的食盐,搅拌混合均匀,倒入发酵容器,压紧抹平表面,以防酱色变黑。经10~20天,腥味逐渐减少,则发酵成熟。4.贮藏:蟹酱在腌制发酵和贮藏过程中,不能加...阅读详情
  • 哪些蟹苗不能购买
    2024-06-26
    在选购河蟹苗时,有六种苗不能购买:花色苗,即体色有深有浅,个体有大有小;海水苗,即未经淡化的蟹苗不能购买;嫩苗,即体色半透明,大眼幼体日龄低,甲壳软,经不起操作和运输时的挤压,仔蟹培育的成活率低;蜕壳苗,大眼幼体已有部分蜕壳变态为I期仔蟹,如果此时运输,仔蟹甲壳软,加之运输途中一部分大眼幼体接着蜕壳,它们均易被挤压而死亡;高温苗,在河蟹温室人工育苗过程中,育苗池的水温应保持在22~24℃,但有些单位为缩短育苗周期,采用提高育苗池水温的方法,其育苗水温在26~28℃,这种蟹苗个体小,而且不适应常温环境,极易...阅读详情
  • 家庭养鳅方法
    2024-06-26
     即利用房前屋后或菜园坑摇和蓄水池进行泥鳅饲养。一般可按每亩投入长3~4厘米的鳅苗4000~5000尾放养,也可与黄鳝、鲤鱼放在一起混养。平时注意投饲和施肥,如剩饭菜、畜禽粪、菜叶等,饲料要植物性与动物性配合使用。同时控制好水质,当发现泥鳅窜出水面“吞气”时,表明水体中缺氧,应停止施肥,并更换新水。泥鳅个体长到15~20厘米时即可捕获上市。经8~10个月的饲养,亩产可达100千克以上。捕捞方法由于泥鳅个体小,具有钻泥的特性,所以捕捉有一定难度。根据泥鳅的其他特点,可采用以下几种捕捞方法:冲水捕捞:即在靠近...阅读详情
  • 河蟹黑鳃病防治方法
    2024-06-26
    日前,百步镇桃北村水产养殖大户周祖平养殖的12亩河蟹普遍爆病。镇农技站渔技员了解情况后,通过实地诊断,发现病蟹鳃丝发黑,鳃丝残缺不全,末端及呼吸器官坏死,失去呼吸能力的河蟹,常在岸边或水草上,口器缺少泡沫。渔技员根据症状诊断为河蟹黑鳃病,由副溶血弧菌感染引起,该病在7-10月,水温在25-30摄氏度爆发。并及时提出了防治方法:1、水体用消毒灵全池泼洒,浓度0.3PPM:2、内服康宝,每100公斤河蟹用康宝10-15克,拌饲料投喂,连续5-6天。通过7天治疗,效果良好,症状得到控制。...阅读详情
  • 泥鳅的病害及其防治-曲骨病和赤皮病
    2024-06-25
    曲骨病又称弯体病,是由于营养及环境不良引起的。病鳅身体发生弯曲,严重时引起死亡。防治:发病时要经常换水,改良水质。平时加强饲养管理,多投喂些含钙多、营养丰富的饵料。赤皮病对泥鳅的危害最大。用网牵捕、长途运输等擦伤鳅体或水质恶化,易诱发此病。病鳅鳍、腹部皮肤及肛门周围充血、溃烂,尾鳍、胸鳍发白并烂掉。防治:1米3水体可以溶解20克呋喃奈斯,药浴15分-20分;或用0.04%(药物占鳅体的比重)的呋喃奈斯拌入饵料连续喂3天,效果较显著,也可用痢特灵或漂白粉全池泼洒(1米3养殖水体用药1克),也有较好的疗效。...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