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此病与河蟹蜕壳的必须物质如钙质、甲壳素、蜕皮素等缺乏或因离水时间较长等因素有关。病蟹的头胸甲后缘与腹部交界处已出现裂口,但不能蜕去旧壳而导致死亡。后期的成蟹,特别是个体肥大的成蟹常发此病。防治方法:(1)在养蟹池田中经常加注新水,并定期使用适量生石灰,一可改善水质,二可增加水体中的钙质。(2)在河蟹的饵料组成中,注意增加含钙丰富的饵料。(3)将甲壳动物的新鲜尸体捣碎后投入养蟹池田,以增加河蟹饵料中的甲壳素和蜕皮素。...阅读详情
-
因刀额新对虾原本生活在海水中,因此,其人工育苗也要在高盐度环境中进行(一般出苗时的海水相对密度为1.02)。虾苗移养到淡水中必须先经过淡化养殖,只有淡化好的虾苗才能进行放养。放养前1天,用体长2厘米~3厘米的青虾苗试水5小时~6小时,然后再放养刀额新对虾苗,每亩水面放养8万只~10万只;若经中间强化培育后,规格达1厘米~1.5厘米,每亩水面放养5万只~6万只,具体放养密度还应根据池塘的条件和技术状况而定。放养的虾苗要求外壳光洁晶莹,规格均匀,体质健壮,强跳有力。...阅读详情
-
1、池塘建设:池塘要靠近水源,面积以200-400平方米为宜,水深0.7-1米;池壁用砖石砌成,或用三合土捶紧,池底夯实,要求坚固耐用不漏水;进出水口用铁丝或塑料网拦住;池底向排水口倾斜,以便排水和捕捞。留水10厘米,每亩用生石灰50公斤加漂白粉15公斤清塘消毒。2、鳅种放养:最好选择泥鳅(又名真泥鳅)或大鳞副泥鳅养殖。清塘消毒7天后注水20-30厘米深。在池塘向阳一侧施足基肥,并将池水加深至40-50厘米。3天后投放鳅种,每平方米水面放体长3-5厘米的鳅种100-150尾,或体长6厘米以上的鳅种60-7...阅读详情
-
在日本,收捕池养日本对虾大致有三种方法:陷阱网法、泵网法和电激捕虾器法。陷阱网法,是在晚上捕虾,优点是受伤少,操作非常方便。它是濑户内海围养虾池收获季常用的一种捕虾方法。在温暖季节,虾在池塘中活动活跃,用陷阱网可大量捕捞。但当捕捞季节温度下降,为了收获已变得较稀少的虾,应该增加陷阱网。陷阱网由网墙、网袖和三个陷网组成。网墙的设置与堤岸成直角。每一陷网内设两层漏斗网,它的开口用线索扎紧。虾沿网墙进入网囊,最后进入陷网内,通过适当的时间间隔从末端开口取出。随着季节推移,水温下降,改用泵网或电激捕虾器收虾,其后...阅读详情
-
培育池此种模式的淡水小龙虾幼虾培育池一般面积在20~100立方米,面积大比较好。培育池要求内壁光滑,进排水留、施完备,池底有一定的倾斜度,并在出水口有集虾槽和水位保持装置。水位保持装置可自行设计和安装,一般有内、外两种模式。设计在池内的可用内外两层套管,内套管的高度与所希望保持的水位高度一致,起保持水位的作用。外套管高于内套管,底部有缺刻,加水时让水质较差的底部水排出去,加进来的新鲜水不会被排走。设计在池外的,可将排水管竖起一定高度即可。水深保持在0.6~0.8米,上部进水,底部排水。放幼虾前水泥池要用漂...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