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鳖对环境温度的变化较为敏感,适宜生长的温度为20摄氏度-32摄氏度,温度降到16摄氏度以下时停止摄食,温度降到12摄氏度以下即进入冬眠状态。为保证稚、幼鳖安全越冬,必须抓好管理。1、加强越冬前的饲养工作。越冬前水温在16摄氏度以上时多投喂一些蛋白质和脂肪含量高的饲料,如动物肝脏、鱼虾及螺蚌肉等,以促鳖长得膘肥体壮,体内积累贮存一定的能量,保证越冬期间体内物质的消耗而顺利过冬。2、稚鳖的越冬。稚鳖指当年孵化的小鳖,其个体较小,适应能力较差,不耐寒冷。因此,最好将稚鳖移入室内或搭建简易温棚越冬。先将池水排干...阅读详情
-
对虾游池在对虾养殖中是十分常见的现象,按引起的原因大致可分为如下六种情况。一、缺饵游池。这种情况在对虾养殖前中后期均可发生,原因多为饵料不足或饵料质量差引起对虾上游到水面索饵觅食,对虾表现为有规律性的群游。这种情况如发生在前期,应注意做好基础饵料的培育工作或投小颗粒的对虾饲料,在中后期发生,应及时投喂诱食性强、适口性好、营养全面的配合饵料,以免对虾体质下降或相互残食。二、水清游池。引起这种游池的原因主要是没有做好肥水工作,或夜光虫等大量繁殖造成,致使透明度过大,对虾伏在池底无安全感而产生游池,虾多表现为受...阅读详情
-
一、雌雄比例要适当。在养鳖池中,雄鳖多反而影响亲鳖的交配,降低受精率。一般情况下雌雄比例以3~4:1为宜。如果池中雄鳖强壮,体形大,数量可少些。反之,应增加雄鳖数量。如发现池中雌鳖甲背有较多爪痕残伤,则说明雄鳖过多。二、供足蛋白质饲料。雌鳖的产卵需要较多的蛋白质和钙质。为了满足产卵的需要,必须定时、定量、定点供应螺、蚌、小鱼虾等动物性饲料。 三、搞好水质管理。保证亲鳖池水无污染,肥度适中,呈淡绿色或茶绿色。水的透明度在25~30厘米,这样水中微生物多。水过瘦可泼洒鲜人粪尿或池岸堆积栏肥,让肥水流入池中。...阅读详情
-
一、红脖子病病原体是单孢杆菌(Aeromonassp.),主要症状是鳖体腹部出现红斑点,喉部及颈部肿胀,肌肉水肿,行动迟缓,红肿的脖子伸长而不能缩回;病情严重时,口、鼻出血,肠道发炎糜烂,全身红肿,眼睛浑浊发白而失明,不久即死亡。此病传染极快,往往造成成批死亡。该病的预防措施是保持水质清洁,勿使病鳖混入;分别用车前草、七叶一支花、穿心莲等煮水拌饵内服或浸泡;或将马齿苋搅碎后拌饵喂鳖,同时常煮水浸泡有得病危险的鳖体,也可起到预防作用。二、白斑病又称毛霉病,病原体是藻菌目、霉菌科、毛霉属的一种霉菌。主要症状...阅读详情
-
中华鳖白底板病危害是最为严重的疾病之一,该病主要危害100克以上的幼鳖、成鳖及亲鳖,发病率、死亡率都很高。笔者在对中华鳖白底板病进行诊治的过程中发现,使用某类型杀虫药与其它药物组方后,对治疗早、中、晚期中华鳖白底板病有良效。为此,笔者选择一些有代表性的治疗实例进行归纳总结,供参考。一、病例及主要症状病例1:2004年5月中旬,福州湾边某鳖场有6池中华鳖出现停食,上午便捞出1500多只死鳖或垂死鳖。笔者5月16日中午前往诊治。其临床症状为:不时有鳖在水面直起身子,用上肢快速拍打水面,部分鳖沿池边努力地想爬离...阅读详情
-
立春至4月,气温回升,在晴天往往会发现甲鱼池中部分甲鱼已经苏醒,爬出晒太阳。如果此时池中水温尚未达到16℃,这些甲鱼行动迟缓,那么这些甲鱼就是患重病的甲鱼,这种苏醒是属于非正常的苏醒。非正常苏醒的甲鱼,有80%~90%会死亡,必须及时处理掉。因为此时温度低,仍是甲鱼休眠期,这些非正常苏醒的甲鱼不能进行正常的新陈代谢,且免疫能力极其微弱,即使进行药物治疗,治愈的可能性很小,大部分患病甲鱼仍会死亡,得不偿失。非正常苏醒死亡的甲鱼是不可食用的,但患病未死的甲鱼却可食用,一般不会影响人体健康。所以,甲鱼饲养户如果...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