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种植技术
-
大白菜种植得早时,往往只长叶,不包心,菜球小,产量低,主要原因是天气温度高,雨水多,或土壤失水过快,以及病虫发生危害严重,特别是软腐病、干心病、霜霉病、白粉病、病毒病、蚜虫、菜青虫等。另外,施肥不当,如氮肥过多、磷钾肥不足、水分供应不均匀,也是造成大白菜不包心的重要原因。如果采取下列技术措施加强管理,可以促使其包心结球。 增施磷钾肥 在大白菜种植25天后,开始增施磷钾肥,每隔10~15天施1次,每次每株施磷酸二氢钾25~30克(对清水淋施),或用沤制腐熟的人畜粪水稀释成80~100倍液后淋施,连施2~3次...阅读详情
-
特征特性:早熟一代杂种,生长期65~70天,抗病毒病、霜霉病、软腐病,品质优,可作为特菜供应市场。植株半直立,株高34.2厘米,开展度64.2厘米,外叶深绿色,叶面皱,叶柄浅绿,球内叶桔红色,叶球叠抱,紧实,球高25.8厘米,球宽15厘米,球形指数1.72,单株净菜重2.0公斤,净菜率70%,亩产净菜5500公斤左右。栽培要点:北京地区7月下旬~8月初播种,10月上中旬收获,行株距50×43厘米(1.5×1.3尺)。适宜地区:北京、河北、山东、东北地区。...阅读详情
-
可选用5%卡死克2000倍,5%农梦特1500倍、20%氰戊菊酯3000倍喷雾防治。其它农药如2.5%溴氰菊酯、75%拉维因、Bt乳剂(或粉剂)、25%灭幼脲、90%敌百虫晶体对菜青虫的防治效果也较好。...阅读详情
-
1、幼苗期:浇水要做到“三水齐苗,五水定棵”,即播种当天浇一水,隔一天后菜苗将要出土时浇第二次,待菜苗全部出齐后浇第三水,在间苗和定苗时各浇第四、五次水,浇完五次水后,即进入莲座期的管理了。同时为了保证幼苗得到足够的养分,要追施提苗肥,一般每亩施用尿素5-8公斤。2、莲座期:少数植株开始团棵时施用发棵肥,一般每亩施用粪肥500-1000公斤或尿素10-15公斤,在追施发棵肥后随即浇水一次,以后在莲座期内浇水以“见干见湿”为原则,即浇水后待土壤表面干后再浇,这样既可保证充分供水,又不因浇水过多而使植株徒长。...阅读详情
-
(1)在原有菜窖的基础上增加了强制通风系统。(2)采用“井”字型交叉码垛使每棵菜间均能通风。(3)强制通风代替了传统的倒菜。根据外温和气温的变化开动风机,使菜温控制在0±0.5℃的范围内。入窖初期可充分利用夜间低温进行通风,带走叶球田间热和入窖后的呼吸热,迅速降低菜温达到贮藏适温。当菜温稳定在适宜温度范围后,为了排除大白菜自身产生的乙烯还要选择-1~-2℃的温度每天通风 1~2次。整个贮藏期,只根据外界温度和窖内菜温管理风机的开关,不用倒菜。(4)贮藏损耗降低,质量提高。利用此法贮藏,可使贮藏总损耗控制在...阅读详情
-
植株和薹较矮小,生长期短,抽薹早,腋芽萌发力弱,以采收主薹为主,产量较低。该类型耐热性较强,对低温产生敏感,当温度稍低时易提早抽薹,适播期为5~10月,在南方生育期28~50天,在北方22~25天即可采收。生产上常用品种有以下几种:四九菜心:产于广州。植株直立,株型紧凑,适于密植,基生叶半直立,叶片长椭圆形,黄绿色,叶柄浅绿色。抽薹早,一般4~5片叶即开始抽薹。主薹节间短,高15~22厘米,横径1.5~2.0厘米,单薹重约35克,黄绿色,有光泽。腋芽萌发力弱,侧薹少,以采收主薹为主。薹茎组织纤维少,脆嫩,...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