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菜种植技术
-
特征特性:株高44厘米左右,开展度65×60厘米,叶片卵圆形、绿色,叶面皱缩,叶缘全缘波状,叶背有刺毛,叶柄、中肋白绿色,叶球矮桩,浅绿色,球高32厘米,球粗23.6厘米,球叶数34片以上,软叶率65%,单球重3.6公斤,净菜率81.7%。中晚熟一代杂交种,生长期70天左右,高抗病毒病,抗霜霉病和软腐病,品质:粗纤维0.38%,可溶性糖2.09%,粗蛋白质1.08%。产量表现:1994-1995年参加山东省大白菜区域试验,平均亩产净菜7607公斤,比对照品种鲁白10号减产1.9%;1996年生产试验,平均...阅读详情
-
随着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蔬菜的消费要求发生了根本改变。在大白菜栽培方面,传统的秋播、冬贮菜吃半年的栽培方式已成为历史,代之以春播、夏播、早秋播、秋播四季栽培,周年供应市场。四季栽培大白菜特别是反季节栽培,周期短(一般从播种到采收上市50~60天)、效益高(每667平方米效益2000~4000元),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重要举措。四季栽培大白菜需要配套的优良品种和栽培技术以及适当的栽培设施介绍如下。1.春季栽培主要技术。品种选用豫新5号、春大将、新乡小包23等品种。一是严格播种期,连续多日平均气...阅读详情
-
按照大白菜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进行科学合理的灌水,能够保证大白菜的正常生长发育,减少病害发生,促进丰产。大白菜生长发育过程一般分为幼苗期、莲座期和结球期,不同时期对水分的需求也不同。首先应浇足底水。播种前根据土壤墒情浇1次底水造墒,同时可降低土壤温度,有利于种子发芽、降低病毒病和霜霉病发生的机率。第二是苗期浇水。长期的实践经验认为,苗期浇水实行“三水齐苗、五水定棵“,是避免病毒病发生、培育壮苗的有效措施。所谓的“三水齐苗、五水定棵“是指在播种24小时之后浇第一次水;幼苗刚有少量出土时,再浇第2次水;...阅读详情
-
白菜黑斑病[Alternariabrassicae(Berk.)Sacc.],各地普遍发生,近年发病有加重趋势。[田间识别]叶片发病多从外叶开始,病斑圆形,褐或深褐色,4~6毫米大或更大,有明显的同心轮纹,周缘有时有黄色晕圈。茎和叶柄上病斑纵条状,暗褐色,稍凹隐。花梗和种荚上病斑褐色,形状大小不定。潮湿时病斑上产生黑色霉状物。发病严重时叶片病斑常汇合连片,造成叶片局部枯死或整叶干枯。[发病原因]病菌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及窖藏种菜上越冬,种子也可带菌。病菌借风、雨传播,从气孔或直接穿透表皮侵入。发病适温13~1...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