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平菇菌种作为群体,随着菌丝细胞的分裂和生长,常出现变异,从而导致退化。因此,菌种的保藏不是一个简单的常规程序。虽然平菇菌种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可以保藏较长时间,其理想的生产和生物学性状也能得以保持,但是,许多常规的保存方法可能会引起退化。根据遗传学基本原理,表现型是生物的基因型和外界环境条件之间反应的结果(特别是数量性状的表现受环境条件影响较大)。这就意味着退化可以由基因型变化引起,也可以由环境条件的变化而发生。生物细胞的退化常由一些不良环境条件引起,如营养缺乏、氧气不足、代谢的有毒物质积累等,使细胞器发生...阅读详情
-
传统的草菇栽培以室外堆式栽培为主,存在着产量低、菇质差、受气候影响大等不足;近几年我县大面积推广代料栽培花菇技术,每年的5月至9月间有大量被闲置的花菇高棚层架。针对上述实际情况,庆元县食用菌科研中心开展了“利用花菇棚床式栽培草菇技术”的立项研究,经过课题两年来的努力,提前完成了研究任务。现将“利用花菇棚床式栽培草菇技术”具体介绍如下:一、草菇生长发育所需的条件1、营养:草菇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氮素和各种矿物质。这些物质一般从稻草等原料中即可得到。2、温度:草菇属喜温性真菌,菌丝生长最适温度和子...阅读详情
-
草菇是一种喜高温高湿的真菌。菌丝所需的温度为20~40℃,以25~35℃最适宜;子实体可在34~45℃温度范围内生长发育。种植草菇最适宜的季节一般分为两期:立夏至小暑,立秋至白露。一、栽培料的选用草菇栽培料要求以新鲜、干燥、无霉烂、无变质、无病虫害感染的稻草、花生秧、甘蔗渣或玉米秸秆为宜。二、栽培场所选择可充分利用田头、山边、河岸、路旁、庭院四周空闲地作野外菇场,但要靠近水源,地势稍高处,便于稻草浸水和栽培管理时用水及防止雨季积水。春末或秋初,应选择向阳的场地;夏季,应选林阴、瓜棚底下或室内栽培,也可利用...阅读详情
-
锡林浩特位于华北北部,年均降水量仅为240~350mm,年均气温仅1.7℃,无霜期122d(天),属典型干旱大陆性气候。其主要特点是春季风大、蒸发快,夏季干热,秋季温度易突变,冬季漫长而寒冷;四季分明,昼夜温差大;一年当中最高气温高达35℃左右,最低气温只有-30℃左右。受气候条件的影响,内地的平菇栽培模式在这里不能收到良好的效益。本文是笔者在高寒地区平菇栽培实践中遇到的一些问题及解决措施的经验总结。1品种的选择高寒地区9月至次年5月栽培平菇应选择低温型或广温型、抗逆性强、耐CO2的品种,如平菇3912、...阅读详情
-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丧失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菇主要类型有:1.高脚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发生的原因是原基形成及分化期,菇房缺氧,光照不足,同时温度偏高,影响了菌盖的正常分化和发育。防治方法:加强通风,调节光照和温度。2.瘤盖菇菌盖表现,主要是边缘有许多颗粒状突起、色浅,菇盖僵硬,生长迟缓,严重时菇盖分化较差,形状不规则,原因是菇体发育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较长,致使内外层细胞生长失调。防...阅读详情
-
在平菇生产中,由于菇房环境条件和培养料的不适,以及管理不当或灾害性天气等原因,菇床上经常发生小菇萎缩、变黄、最后死亡的现象;有时,床面的小菇成批死亡,严重影响产量和经济效益。对此,笔者做了大量的观察研究,总结了死菇的原因和防治方法,现介绍如下:1连续高温在北方地区的秋菇生产中,温度由高到低,适于平菇子实体的生长发育,但有时在10月中旬至11月初,正值二、三潮菇生长之际,突然出现25℃以上的高温,若不能及时采取防高温措施,温度在22℃以上连续几天,菇床上的小菇就会出现死亡现象,尤其是如钮扣大小的幼菇会发黄、...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