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草菇是典型的高温食用菌,28℃以下不结菇,低于25℃时发菌不能顺利进行,10℃以下菌丝死亡,一直是我国南方各地的主栽品种之一。南菇北移以后,草菇一直使用发酵腐熟料进行栽培,产量低而不稳。经多年试验,笔者研究出了一套草菇麦草生料覆土高产栽培技术,在良种良法相配套的条件下,草菇栽培生物学效率稳定在40%以上,高者可超过50%,技术要点如下:一、选用脱毒菌种:草菇的脱毒菌种具有菌种自身不携带任何病毒病菌、抗性强、高产等明显优势。并且还应根据产品的去向选择菌种,如大粒型的V23,适宜鲜销或烘干;中大粒型的农科V4...阅读详情
-
草菇又称苞脚菇、兰花菇,在我国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蘑菇”的声誉,这是食用菌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品种。1草菇的典型特点1.1三快发菌快草菇播种后,28~32℃适温条件下,7天内即可发满菌,较平菇等品种发菌时间缩短60%左右,较香菇等品种缩短90%以上。现蕾快30℃以上温度条件下,播种后第6~7天即有菇蕾现出,第6~9天可达到现蕾高潮。生长快适温条件下的菇蕾,2~3天即可达到7~8成熟,10天后即进入采收高峰。1.2三高高温特性现有草菇菌株,如V35、农科42等菌株均适应28~38...阅读详情
-
平菇是目前我国主要栽培的食用菌。由于栽培技术简单,原料来源广,所以深受生产者的青睐。根据平菇生物习性及对外界环境的要求,其最佳发菌期在9月份~10月份,最佳出菇期在10月份~11月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其出菇管理一般都在温室内进行,此时平菇的菌袋已采收1潮~2潮菇,由于温度、营养、水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冬季菇棚有时发生死菇、不出菇、畸形菇以及病虫危害。为此,平菇冬季出菇期管理要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1.做好增温、保温工作平菇出菇期对温度适应性较广,在5℃~28℃均能出菇,但最适温度为12℃~18℃,所...阅读详情
-
一、温度控制草菇是高温恒温结实性菌类,忽冷忽热的气候对子实体生长极为不利。播种后3~4天,以保温为主。以后随着料温的升高,特别是当料温高于40℃时,要揭膜降温,使料温控制在35℃~38℃,气温控制在30℃~32℃为宜。子实体形成与菇体发育时,料温保持在30℃~35℃,气温保持在28℃~32℃。二、湿度控制播种前先将畦床灌水湿透,播种后头几天料垄上的地膜一般不要揭开,以便使培养料含水量保持在65%~70%,空气相对湿度应控制在85%~90%。播后3~4天,菌丝基本发满。如果棚内空气湿气不足时,可喷一次2%石...阅读详情
-
一、降雨天气雷阵雨,虽猛但时间不长,雨量不大,只要防止不发生棚内进水和雷击,对出菇管理便无大的影响;暴风雨,雨量剧增,降雨时间长,预防措施要做细,不但要防止棚内进水,还要防止大风危害。阴雨天气多发生在7月下旬至8月上旬,降水量占全年的60%~70%。建棚时尽可能考虑建在地势高、交通便利、水电方便的区域。长时间多雨高湿不见光,很是适合各种细菌、霉菌和各种虫害的生长繁殖,应高度重视,制定相应防治措施。二、高温干热天气温度突然升高和极端高温发生时常伴有干热风,从上午10时至下午5时危害甚烈。这样的天气出现后,上...阅读详情
-
1、蓝色菇:菇体生长过程中,菌盖边缘产生蓝色晕圈,甚至整个菇体均变为蓝黑色,直到采收时也不褪色。预防措施:增温措施采用日光、暖气、电热等方法为好。如果采取烧柴、烧煤来增温,应装置封闭的传热、排烟管道,不宜在菇室内直接搭建炉灶。2、大脚菇:原基发生后,菌盖分化与发育速度不一致,表现为只长菇柄,下粗上细,不长菇伞,菌盖的直径小于柄的直径而形成大脚畸形,这种菇的柄质较硬,商品价值较低。预防措施:抓好通风和合理喷水。即使遇到连续低温天气,产菇期也要掌握在一天气温较高的时间内,进行短时间的通风换气,喷水要勤,但不可...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