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种植技术
-
一、栽培品种和时机蔬菜吸收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需要阳光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而食用菌吸收空气中的氧气,释放出二氧化碳,不需要大量阳光制造养分,只是利用适当的散射光刺激出菇。因此,与食用菌套种的蔬菜必须是高大、遮阴性好的品种,如茄子、西红柿、甜椒、黄瓜等;食用苗则必须选用适应性好、耐高温的品种,如平菇、草菇、鸡腿菇等。套种田必须等蔬菜长起来、有一定遮阴作用时才能套种食用菌。二、套种栽培要点①蔬菜和草菇套种:在气温达到25℃以上(或在塑料大棚中达25℃)时开始接种草菇,原料可用麦秸(麦糠)70%、棉籽皮25...阅读详情
-
一、选择菌种要“准”。8-9月份投料播种,自然气温高,出菇期有时会出现30℃以上的高温;进入10月份后气温会逐步降低,为了确保高温和低温期间均能正常出菇,选用的菌种一定是既能耐高温、又能兼顾低温出菇的优良品种。国平良种、庆丰1号等菌株,均具备上述特征特性。若选用的品种温型不当,是不适宜作早秋栽培的,引种时一定要慎重。二、培养料发酵、灭菌要“严”。平菇有发酵料栽培和熟料栽培两种方式。用发酵料栽培时,培养料的发酵期不得少于4天,料堆内温度一定要达到65℃以上,中间翻堆2-3次,使原料腐熟均匀一致,达到灭菌的目...阅读详情
-
在一些连续栽培平菇的老菇区,经常发生平菇胡桃病,钮扣病等毁灭性的病害,轻则减产50%,重则绝收,给茹农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改变传统的栽培技术非常重要。一、选用抗病品种。经试验对比,选择科大黑平、西德99既抗病又高产;其次是江都5526,新侬1号。二、配制高产培养基。推荐配方为:棉子壳75%、玉米芯15%、麸皮7%、生石灰3%、磷二铵0.50%,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0.10%,料水比1:1.70。主料棉子壳中加入15%碎玉米芯(花生粒大小),不仅能降低成本,还能增加料的透气性和吸水能力,有利于菌丝健...阅读详情
-
畸形菇是平菇生产中较为常见的生理性病害,严重影响平菇的产量和质量,甚至完全失去商品价值。这种病害主要是管理不当造成的,少数是由菌种退化、变异、病毒感染所致。畸形菇主要类型有:1.高脚菇菌盖小,分化较差,菇柄较长。发生的原因是在原基形成并分化期,由于菇房缺氧,光照不足,同时温度偏高,影响了菌盖的正常分化和发育。防治方法:加强通风,调节光照和温度。2.瘤盖菇菌盖表现主要是边缘有许多颗粒状突起、色浅、菇盖僵硬,生长迟缓。严重时菇盖分化较差,形状不规则。原因是菇体发育温度过低,持续时间较长,致使内外层细胞生长失调...阅读详情
-
用新鲜平菇作原料,经油炸工艺可制风味平菇干和平菇营养油。1.原料选择:选择成熟度适宜,菇形正常,无病斑、虫蛀,孢子未散发的新鲜平菇作原料。2.原料处理:剪去菇柄,用清水快速冲洗去杂,沥水后用风机吹干表面水分。清洗时浸水不能过久,若菇体吸附水较多,可用离心甩干机除去大部分水分。洗净后将原料分成2厘米宽的菇条。3、油炸:选用精炼菜籽油,平菇添加量为油脂重的40%为宜,在电炸锅内,将油温加热至120~130℃,此时用金属网框盛装菇条入油锅油炸,注意观察菇条变化以调整油温,并稍加翻动保证受热均匀,油温不能过高过低...阅读详情
-
栽培平菇最好发菌(在培养室)和出菇(在发生室)分开。虽然栽培的是同一个品种,也不可―边出菇,一边发菌,或者第一批没出完菇,就栽培第二批,这样也会影响平菇的产量。原因在于:(1)因为第一批栽培时污染的杂菌,对下批感染较快,或者第一批栽培时杂菌未表现出来(出现隐性污染),第二批表现明显,污染率较高。(2)第一批菇散发的孢子和代谢产物,如呼出的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使菇房内空气污浊,影响第二批菇的发菌。正确的栽培方法是:先把第一批出完菇的废料清理出去,菇房进行通风,全面消毒后再种第二批。...阅读详情
-
目前,平菇栽培产量往往不高,且质量也不够理想,其主要原因是在栽培过程中的保湿措施没有到位,特别是平菇采收后其培养料的含水量掌握得不适宜,致使后茬菇产量大不如前茬,且菇质也越来越差。如何使每茬平菇的产量均衡高产且优质,关键是要搞好培养料的科学保湿。一、菌棒墙式覆土保湿在棚内按菌袋的长度铺设一条15――20厘米厚的土埂,把发好菌即将出菇的菌袋脱去塑料袋,将菌棒整齐排放在土埂上,每排一层覆上3――4厘米厚的土,土两侧喷水并用泥抹平,然后再排放第二层菌棒并覆土,可排放6――9层,最上一层仍要覆土并抹平。做好墙后喷...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