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菇种植技术

  • 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
    2022-11-10
    平菇播种后至出菇前称为发菌期。此段时期的技术管理程度如何,是决定平菇菌丝体能否在培养料中正常生长发育,今后能否获得平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至关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平菇生产者认为平菇易种,管理粗放,播种之后往往忽视了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掉以轻心,从而导致了平菇的减产欠收,严重者失败绝收。为了帮助广大生产者正确掌握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现将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浅述如下:发菌期的管理归纳起来即为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管理。一、发菌期温度的调控方法及原则。平菇生产中分有塑料袋栽...阅读详情
  • 如何处理平菇长白毛?
    2022-11-10
    平菇在栽培中常常出现菌丝生长旺盛(白且浓密),子实体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的现象,菇农常称其为“白毛”。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方法处理:调节温度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低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昼夜温差,以刺激菌丝的生长。控制湿度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湿度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湿度高,子实体易溃烂变色。加大通风量在缺氧条件下,平菇不易出菇,或易出畸形菇,故要加大通风量,但不要把风直接吹到菇体上。机械压迫每平方米用直径为1.5厘米的干爽土...阅读详情
  • 防治平菇指孢霉软腐病
    2022-11-10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中的树状指孢霉(Dactyliumdendroides)侵染所引起,又名树状轮枝霉病、蛛网霉病等,是造成平菇子实体软腐的一种危害。(1)病原特征与危害症状:病原菌丝白色,气生菌丝生长旺盛致密,棉絮状;分生孢子梗从气生菌丝上直接长出,细长,稀疏;分生孢子小梗呈轮状分枝,顶端尖细,其上单生或簇生1~3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呈淡黄色,长卵形或梨形,大小为20μm~5μm。菌床发病初期,料面或覆土层上会长出一厚层白色绵状菌丝,在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常将菌床覆盖形成棉絮状菌被,易被误认为是平...阅读详情
  • 平菇畸形症怎么治
    2022-11-10
    平菇生产过程中,由于管理措施不到位,环境条件不适宜,常易形成畸形菇。生产中应查明畸形菇形成的原因,采取有效防治措施。1.球形或烧瓶形平菇的菌柄呈球形或烧瓶形,表面不平或扭曲呈波浪状,菌盖不能形成,只有很小的一点或有明显的冰凌状条纹。这是由病毒感染所致,应用病毒K、病毒A、消菌灵喷雾或涂抹防治。2.花椰菜形平菇的子实体原基不断增大,小柄强烈分杈,形成如同花椰菜的半球状。这是由于栽培环境中二氧化碳浓度过高、空气湿度接近饱和所致。应加强通风,降低二氧化碳浓度和空气湿度。3.珊瑚形平菇菌柄不长粗或不形成菌盖,而又...阅读详情
  • 菌墙式埋管平菇栽培法
    2022-11-10
    菌种选择通过多年实践,草丰3号、江都8号等菌种在稻草、麦秸上栽培,具有发菌快、抗逆性强、产量高等优点。培养料选择培养料可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粉、石膏粉、磷肥等配制。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稻草、麦秸(实践中发现陈稻草、陈麦桔比新稻草、新麦桔更易发菌)做培养料。培养料配方如下:一、稻草30公斤,麦秸70公斤,石膏粉1公斤,生石灰粉1.5公斤,磷肥1公斤,尿素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25%的多菌灵0.15公斤。二、稻草100公斤,石膏粉1公斤,磷肥1公斤,尿素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生石灰粉1.5公斤,25%的...阅读详情
  • 气温升高 平菇注意防螨
    2022-11-10
    近年来,菇农在春季和夏初种植平菇时所用的原材料,不少是去年留下来的,时常带有螨类。螨类取食平菇菌丝和子实体,造成平菇减产,严重者失收。目前气温逐渐回升,非常适合螨类生长发育,繁殖加快,菇农应注意防治。一、主要害螨1、粗脚粉螨分布与为害:该螨为世界性广布种。粉螨在食用菌生产中,常发生在被杂菌污染的环境中,由于其活动将杂菌扩大化,使健康的子实体受害发生腐烂,粉螨还可直接取食平菇的菌丝体造成减产,甚至失收。形态特征:雄螨成体长240-320微米,雌螨成体长350-650微米,体躯无色,鳌肢和足呈淡黄色到红褐色,...阅读详情
  • 平菇有哪些新的高产品种
    2022-11-10
    平菇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品种较多,目前主要有推广1号、新831、清丰1号、江都109、园林802等。这些品种在广大菇农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菇农因偏爱某一个品种,往往连续数年不更换品种。这对实现平菇的高产并不一定有利,因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有可能会出现品种退化,如品种抗性降低,产量下降,从而影响种菇效益。近几年平菇新品种引进较多,通过试验比较和实践验证,以下几个品种推广利用价值较大。①50596菌丝生长温度为8℃~32℃,出菇温度为6℃~30℃,最适出菇温度为12℃~26℃。菇体丛生,灰白色,菌盖直径6~...阅读详情
  • 平菇的贮藏保鲜技术
    2022-11-10
    鲜平菇含水量较高,组织脆嫩,极易造成损伤,倘若保存不当容易腐烂变质,给生产者造成损失。下面介绍几种平菇的贮藏方法:1.鲜藏:新鲜的平菇在室温下贮藏的时间受温度和空气湿度的影响较大。室温在3℃-5℃,空气相对温度在80%左右时,鲜菇可贮存一周。温度增高,湿度也要增加。菇量不多时,可将平菇放于装有少量冷水的缸内,并将缸口封严,气温即便达到15℃-16℃,也可保鲜一周左右。还可将菇完全浸于冷水中,但水必须干净卫生,水的含铁量应低于2毫克/升,这样平菇才不会变黑。2.冷藏:将新鲜的平菇子实体在沸水中或蒸汽中处理4...阅读详情
  • 平菇培养料加食盐增产
    2022-11-10
    平菇栽培中,用多菌灵防治杂菌污染效果虽好,但菇体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有害,且成本较高。据试验:平菇生料栽培时,每100千克干培养料加1.5千克食盐(事先用定量水溶解)拌匀,能防止杂菌感染,还可提前5-7天出菇。同时,因食盐中含有丰富的钠、钙、镁等平菇生长所需的金属离子,若在子实体分化初期和每潮菇采后,喷洒10%的食盐水,可使菇体无农药残留,品质也有很大提高。...阅读详情
  • 平菇发菌过程中杂菌怎么防
    2022-11-10
    近期很多的菇农来电话咨询,平菇菌袋发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杂菌侵染,特别是绿霉菌、连孢酶占多数,应当如何防治?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和防治方法:1.培养料受潮污染新鲜、干燥、贮存管理好的培养料,含病害数量相对较少,适应于生料栽培,但贮存期限较长,受潮结块的培养料,含病害数量会比较多,若未经杀毒处理,直接用于生料栽培,则极易造成杂菌污染。若培养料有结块受潮现象,应做发酵处理或进行熟料栽培,进行发料栽培和发酵栽培时应在培养料中拌入克霉灵、菌绝杀等食用菌专用杀菌剂,生石灰加入...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