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苏种植技术
-
紫苏野螟PyraustaphoenicealisHubner属鳞翅目螟蛾科,可以为害紫苏、荏、糙苏、丹参、泽兰等药用植物,分布在河北、浙江、福建、台湾等省区。为害特点幼虫食害寄主叶片,咬断植株的嫩梢,受害率高达50%,严重影响紫苏等生长发育。形态特征成虫体长6-7mm;翅展13-15mm。头部桔黄色,头两侧具白条纹。触角微毛状。下颚须黄褐色。下唇须向前平伸,上侧黄褐色,下侧白色。胸部、腹部的背面黄褐色,腹面、足白色。前翅充满紫红色,内横线波状纹向外倾斜,外横线在Cu1到ML脉之间弯曲,内侧有1条朱红色带,...阅读详情
-
选育单位: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蔬菜研究中心品种特性:耐高温类蔬菜,能耐高温高湿。北方夏季炎热时生长良好,温度低生长慢。紫苏在适宜的季节栽培非常容易,抗性强,病虫害很少发生。整个生长期不用施用农药,是天然的绿色食品。叶具特异芳香,有杀菌防腐、解毒作用。紫苏根、茎、叶、花、萼及果实均可入药,有散寒、理气、健胃、发汗、镇咳去痰、利尿、净血、镇定等作用,能治疗外感风寒、头痛、胸腔闷等症。煮鱼时放入紫苏叶或穗,味道特别鲜美。可以生食、作汤和腌渍。适种地区:北方地区多行露地栽培,冬季温室栽培较为困难,最好有加温和补光措施...阅读详情
-
(一)种子贮藏与处理种子休眠期长达120天,如刚采收后的种子,需打破休眠,可将种子放在温度3℃下5天,并用100ppm的赤霉素处理促进发芽。种子发芽属需光性。忌干燥贮藏,采收的种子宜于荫凉处风干2―3天,后用等量河沙与种子混合,保持适宜的湿度,装进箱子内埋藏于土中,以利发芽。(二)露地栽培种子细小,土块要打碎,整细,亩施腐熟有机肥1000公斤,饼肥70一80公斤,硫酸铵10公斤,过磷酸钙20公斤,氯化钾4公斤,肥料与土充分混合,作畦宽1.3一1.5米(连沟)的高畦,畦面耙平,多行撒播,每亩需种量0.7公斤...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