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在稻田中放养一定数量的青虾,既不影响稻谷的生长,同时利用稻田捉供良好的生态环境,对青虾的新陈代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提高生态效益。可以充分利用水体资源,适当增加饵料投入,实行两茬养殖法,即春季养虾和秋季养虾。兴化市下圩水产养殖场水产养殖户翟华坤,2005年开始进行稻田青虾高效养殖,养殖面积19亩,经过他的细心管理,取得较理想的效果,总产青虾1510.5千克,亩均产青虾79.5千克,总产鱼种3838千克,亩均产鱼种202千克,总投入40280元,总收入80380元,亩纯收入2110元。一、养殖条件1.环境。水...阅读详情
-
丁庄镇共有海水养殖池塘3.5万亩,历来以养殖对虾为主,是东营市的渔业重点镇。近几年,日本对虾一年二茬养殖一直处于低谷,为此,2004年我们引进斑节对虾作为第二茬日本对虾养殖的换代品种试验养殖1640亩,收虾29370kg,收入231万元;2005年,结合几年来不断摸索总结的对虾健康养殖技术,推广养殖斑节对虾达1.8万亩,取得了相当好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一、自然条件;养殖区距离工业区、生活区较远,无电力设施,主要依靠潮汐作用进水,依靠柴油水泵补水,养殖用水为渤海湾海水和支脉河的咸淡水,水中基础饵...阅读详情
-
一、泥鳅的食性泥鳅属杂食性鱼类,靠5对发达的触须摄食,触须的尖端有能辨别饵料气味的味蕾。泥鳅有昼伏夜出的习惯,喜欢在傍晚或半夜间以及日间安静时觅食,人工训化后可改为白天摄食。摄食高峰期为上午7时-10时和下午4时-6时,夜间10时-12时是另一个摄食高峰期。在不同的水温条件下泥鳅摄食量也不同,水温在25℃-27℃之间时泥鳅的食欲旺盛,此时摄食量为体重的10%左右。当水温低于8℃或高于35℃时,泥鳅不食也不动,分别进入越冬和越夏阶段。二、不同饲养阶段饵料的投喂1.刚孵出的鳅苗的投喂鳅苗孵出第三天,卵黄囊全部...阅读详情
-
泥鳅具有分布广、抗逆性强、易养殖等特点,且有较高的药用价值,素有“水中人参”之美称。现将泥鳅苗种快速培育技术介绍如下。场地选择养殖场地应符合以下条件:水源充足,排水方便,能自灌自排;水质清新,无污染;土质中性或微酸性的粘质土壤,阳光充足,环境安静,交通便利,供电正常。池塘建造1、泥鳅苗种池与商品泥鳅养殖池水采用同一规格。面积50~100平方米,池塘四周高出水面40厘米,池埂坡度60°~70°。池深80~100厘米,池塘挖成后应把池壁夯实,用50厘米×50厘米水泥板做护坡,池底铺设腐殖泥土20厘米左右,水深...阅读详情
-
一、泥鳅发病的原因1.鱼体受伤或放养密度过大因人工操作方法不当或不小心,造成泥鳅受伤;放养密度过大或泥鳅本身有伤,给病害侵染创造了条件,从而感染疾病。2.管理不善常言说得好,“三分养、七分管“。管理不善,鳅负也易得病。如由于大量投饵或投饵方法不合理;长期不换水使水质变坏;换水时,把含有农药或其它有毒物的水源加入养殖水体;酷暑季节,池水温度过高,没注意防暑,使泥鳅食欲减弱,体质消瘦,抗病能力降低:换水时,水温差过大,也易造成泥鳅死亡。二、泥鳅疾病的预防池塘高密度养殖的泥鳅很易因环境不良、投饵不当等因素发病,...阅读详情
-
昆山市水产技术推广站跟踪了3个典型养殖户采用不同方法养殖南美白对虾的全过程,并对他们所取得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养殖方法一:放养淡化虾苗主要做法:将淡化至2‰盐度的虾苗,先在小池中淡化至盐度为零,再放入大池养殖。典型养殖户:昆山市锦溪镇朱浜村叶云云。具体操作:(1)池塘。两口池塘,面积分别为17亩和13亩。4月18日每亩用30公斤生石灰清塘消毒。5月2日每亩施复合肥15公斤,5月5日每亩施牛粪150公斤,培养基础饲料。养殖期间水深0.6~1.6米。(2)苗种。5月11日每亩放当地苗场淡化至2‰盐度、体长为...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