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泥鳅养殖概述
    2024-06-21
    一、概述泥鳅是鲤形目中的小型淡水鱼类。由于泥鳅肉质细嫩、清淡、鲜美,而且具有滋补药用功能,所以历来为人们喜食。香港、日本销路甚广。泥鳅营养丰富,可食部分占80%左右,其肉中含蛋白质18.4%-20.7%,脂肪2.7%―2.8%,灰分1.6%―2.2%,每100克鱼肉含维生素A70国际单位,维生素B,30微克,维生索B2440微克,钙51毫克,碘154毫克,铁3毫克,并具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从中医药方面看,泥鳅又是一种强身食品。(本草纲目)中记载,鳅有暖中益气功效,对肝炎、小儿盗汗、皮肤瘙痒、跌打损伤、手...阅读详情
  • 河蟹冬季塑料大棚度严寒
    2024-06-21
    近年来,塑料大棚在蔬菜种植、水稻育秧等方面发挥了很大作用。而塑料大棚在河蟹养殖上的应用推广却鲜为人知。笔者摸索出冬季增温暂养河蟹方法,其操作应用情况如下:一、大棚温室建造。拥有充足、新鲜、清洁、没有农药及化工废水污染的水源,是搞好河蟹增温暂养的前提。大棚温室一般应建在河边、湖边或大的池塘边上,也可使用井水(但须有增氧设备)。暂养池建成长方形,东西向,长4-10米,宽10-100米,池深1-1.2米,坝、底压实,使其不漏水、水塌边。较大的池塘应布设充气管道,饲养时用气泵从室外充气。为便于起捕和管理,池底可以...阅读详情
  • 泥鳅打印病的防治技术
    2024-06-26
    1、症状。病泥鳅身体上病灶浮肿,呈椭圆或圆形,红色患部主要在尾柄两侧,似打上印章。7-9月为主要流行季节。2、防治。用漂白粉化水,全池泼洒,使池水浓度为1×10-6。...阅读详情
  • 三疣梭子蟹苗种生产中几种病害的防治
    2024-06-21
    笔者近几年在潍坊地区的三疣梭子蟹春季育苗生产中,除遇见传统的细菌病、真菌病和纤毛虫病以外,还相继碰到“粘线”、利氏才女虫与柄海鞘等病虫害在育苗池中大量发生,给育苗生产造成了损失。现将有关隋况介绍如下,以供业者参考。一、病原与危害1.利氏才女虫,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隐居目(Sedentaria),海稚虫科(Spionidae)。在已报道的水产苗种虫害中,给扇贝和鲍角苗造成重大危害的是凿贝才女虫。利氏才女虫的危害,在河蟹土池育苗中已见过报道。利氏才女虫成虫体长一般10~35毫米,体多节,每节的两侧都有一簇刚...阅读详情
  • “溱湖”青虾病害防治技术的试验与推广应用
    2024-06-22
    “溱湖”青虾外向型生产基地是我市重点建设的无公害特种水产品生产基地之一。然而近几年来,池塘养殖青虾大规模感染疾病,病害种类不断增加,集中连片地区发病率居高不下,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溱湖”青虾养殖的健康发展,深入研究与推广应用青虾无公害病害防治技术已显得十分重要和必要。为探索出有效防治“溱湖”青虾病害的方法,2001年我们改造5口已养殖多年并多次发病的池塘,进行青虾病害综合防治的养殖试验,并与两养殖户的青虾养殖情况作了比较。一、青虾病害防治技术试验研究(一)试验一1.池塘选择:试验地点选择在溱潼养殖场内,池塘...阅读详情
  • 蟹爪兰落蕾的防止
    2024-06-21
    蟹爪兰喜温暖的气候,良好的通风条件。它15℃时可缓慢生长,低于5℃会发生冻害,最忌温度突然降低及昼夜温差太大;开花期间如气温突然降至10℃以下,就会出现落花落蕾。为防止蟹爪兰花期落蕾,并想延长其花期,一般10月下旬移入室内,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以防昼夜温差过大。冬季室温不要低于10℃,以20℃左右为宜。蟹爪兰现蕾后,可每周追施充分腐熟的稀肥液-次。浇水不要太勤,以盆土见干后再浇水为宜。最好采取勤喷水的方法,这样既可增加土壤水分,又可适应蟹爪兰喜湿润的特点。...阅读详情
  • 如何防止蟹爪兰落蕾的管理技巧
    2024-06-21
    蟹爪兰前期的栽培没有太大困难,出问题往往是在呈现花蕾时,稍不注意,花蕾就纷纷脱落,蟹爪兰落蕾的原因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1、突然降温或昼夜温差太大。蟹爪兰性喜温暖湿润,忌寒冷及温差过大,冬季要放到室内阳光充足处,以维持15℃为宜,突然降温降到10℃以下,就会发生落蕾现象。因此在植株呈现花蕾后要特别注意温度变化,突然降温时要注意室内保暖。2、浇水不当,盆土过干或浇水太多。对蟹爪兰的浇水不宜过大,一般以保持盆土潮润为宜,尤其在现蕾以后,浇水一定要待盆土见干后再浇,千万不可连续浇大水,突然降温时更不宜浇大水,...阅读详情
  • 泥鳅养殖病害防治
    2024-06-21
    近年来,由于工业废水、生活污水及农药化肥污染严重,加之捕捞强度加大,导致天然水产资源存量锐减。泥鳅属小水产,市道好(目前市价22~25元/千克),为百姓餐桌上的珍品,泥鳅的人工养殖已越来越被广大养殖户看好。由于养殖泥鳅的水域一般较浅,小塘小池居多,且多为静水状态,水质容易恶化。因此,在泥鳅病害防治方面,放养密度应合理,注意科学投喂与施肥,经常加注新水以保持水质清新,同时要定期打药杀虫防治,才能促进其健康生长,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1.养殖环境。泥鳅对养殖环境要求不高,坑凼、庭院水泥池、避风向阳靠近水源的水塘...阅读详情
  • 克氏螯虾人工繁殖
    2024-06-21
    克氏鳌虾全人工繁殖技术问题目前尚未完全解决,因此专家建议,养殖克氏螯虾最好采用人工增殖的方式,有条件的养殖户也可进行半人工繁殖。人工增殖每年7~9月,在没有养殖过克氏螯虾的池塘、低洼田或浅水草型湖泊中,每亩投放经挑选的亲虾18~20公斤,雌雄比例3:1。投放亲虾时水深保持1米以上,投放亲虾后,缓慢排水,使池塘水深保持在0.4~0.6米。10月底以后缓慢向池塘加水,让水位刚好淹没克氏螯虾的洞穴。整个秋冬季可不投喂,但要投放水草,并适度施肥,保持水体透明度30~40厘米。大量幼虾孵化出来后,可用地笼捕走已繁殖...阅读详情
  • 养殖之泥鳅池注意甲氰菊酯污染
    2024-06-21
    甲氰菊酯是一种具有触杀、胃毒和一定驱避作用的广谱拟除虫菊酯类杀虫剂。主要用于防治棉花、苹果、甘蓝等作物的多种病害。尽管其具有高效、低毒、低残留等特点,但仍会对环境构成危害。有关试验表明,甲氰菊酯对泥鳅毒害很大,其96小时半致死量为38×10-9(38微克/升),安全浓度为3.8×10-9。中毒的泥鳅出现呼吸加快和鳃部充血等症状,严重时泥鳅的鳃部、颊部、腹部、鳍条基部充血发红,有的上窜、仰泳、抽搐、身体扭曲。对农作物使用甲氰菊酯时应尽量避免药剂污染鱼塘、水源等,保护好渔业水域资源。...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