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长毛对虾主要病害有红脚病、萤光病,链壶菌病,镰刀菌病、匹里虫病及针杆藻病,其中危害较大有:红脚病、真菌病和萤光病。(1)红腿病症状与防治:弧菌病,俗称红腿病,病虾附肢呈红色,尤其是游泳足及尾肢,有的病虾头胸部及腹部壳面呈淡黄色,鳃部呈黄色,有的还具有黄色或黑色斑点,有的病虾胃微红,触须断掉,肌肉白浊不透明。防治方法:在高温发病季节,可用1-3ppm漂白粉进行水体消毒杀菌,以减少水体中的病原菌。内服抗菌素,磺胺类及呋喃类药物进行虾体内杀菌,有较好的治疗效果。...阅读详情
-
一、通常蟹种的起捕时间为十月中下旬至翌年的四月底,水温15摄氏度以下,冰冻期不宜起捕。二、起捕方法1、干塘起捕法:将塘内水放干,手工捕捉,然后注水,过一、二天再放干水捕捉,重复三、四次。2、网具捕捞法:一般用手操网捕捞。3、地笼捕捞法:在塘内预先2~3天放置地笼,水温低于8摄氏度不宜用此法。4、冲水起捕法:先将水放干,然后再注入新水,在温差的刺激下,蟹种纷纷爬到塘边即可捕捉,重复三、四次。...阅读详情
-
1、概况南美白对虾原产于太平洋、南美洲墨西哥一带,是当今世界公认产量最高的三大优良品种之一,具有生长快、抗病毒感染能力强、适应盐度变化范围大、肉味鲜美、加工出肉率高,是南美洲对虾养殖主要品种,也是目前国际水产市场最俏销的对虾之一。1997年、1998年分别引入我国台湾和广东、福建、海南等地进行海水养殖,精养塘亩产高达700kg,是当前各地水产养殖业重点推广的主要对虾产品,养殖规模正在不断扩大,发展势头强劲,已形成近20年来的第二次养虾产业高峰。淡水养殖也取得成功,但技术没有稳定。2、材料与方法2.1时间:...阅读详情
-
过去养殖河蟹的技术中虽然都有防治病虫害和改善生态环境等有关健康养蟹的内容,但多作为常规技术来对待的。现在环境污染和病虫害严重已成为养蟹持续发展的一个最大障碍,健康养蟹的问题也就很自然地突出出来,也就成了河蟹养殖业发展到现阶段的必然产物和必然趋势。所谓健康养蟹,其作法,不单是用药防治,而且要把保持造就良好的生态环境和科学饲养管理的全过程,按照生态平衡的要求,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养出的蟹肥大健康,人食有益健康。本文从目前河蟹病虫害的严重性及其原因和急需采取的综合措施等方面来加以研究,以期对健康养蟹起到一点促进作...阅读详情
-
在炎热盛夏季节,蟹池表层水温有时可达30℃,对河蟹生长不利,水温22~25℃适宜河蟹生长。水温太高,水质易恶化,造成水体溶氧不足,河蟹纷纷离开水体,爬到池坡,摄食量明显下降,影响生长。夏季应该加深池水,保持在1.5米左右,降低池水温度。5~7天换水1次。水温33~℃以上,2~3天就要换水1次。每次换去池水的l/3,先排出部分池水,再补充新水。水源要清洁卫生,无污无毒。换水时间以傍晚为宜,中午不宜换水,以防热水灼伤蟹体。定期施用生石灰(用量为15千克/667米2),保持pH值7.5~8.5。...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