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技术
-
一、苗种繁育1.亲鱼选择。泥鳅一般2冬龄(经过2个冬天)可达性成熟。性成熟的亲鱼在4~9月分批产卵,以5~7月为最盛,因此人工繁育鳅苗宜在这段时间进行。当水温稳定在22℃时,选择体质健壮,无病无伤,体表粘液多,雌鳅体长10厘米、体重18克以上,雄鳅体长8厘米、体重12克以上的作亲鱼。雌雄的识别方法是:雌鳅胸鳍宽而短,末端较圆;雄鳅胸鳍大而窄长,末端尖微弯,第2鳍条基部有一骨质薄片,集市上销售的泥鳅,粘液不多或蓄养囤积时间太久的均不宜作亲鱼。2.催产孵化。繁殖方法包括自然产卵和人工授精繁殖。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阅读详情
-
泥鳅属鲤形目,鳅科,被誉为“水中人参“,其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营养丰富,是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泥鳅因适应性强、疾病少、成活率高,且繁殖力强、运输方便、饵料易得,已成为重要的水产养殖品种。但如果管理不善,泥鳅仍然会发生各种疾病。今年5~6月,本中心就陆续诊治了几例泥鳅体表溃疡症。其症状基本相似,主要特征表现为下颔发红,体表溃疡。该病发病突然,死亡迅速,给养殖户造成了较大的经济损失。本文就其中一典型病例的临床症状、病原学初步研究及治疗方法作如下报告,希望能够为生产上防治体表溃疡症提供一定帮助。一、临...阅读详情
-
近年来,江苏省滨海县部分农户利用房前屋后的废弃池塘、低洼地等进行修正、改建,发展庭院养鳅,实践证明,它具有方法简单、饲料来源广、养殖成本低、饲养管理方便等优点,是农民发展家庭副业、致富奔小康的一条好门路,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笔者现将庭院养殖泥鳅技术要点总结如下:一、鳅池建设鳅池宜选择在地势较为平坦、通风向阳、进水和排水都比较方便、便于管理的地方,形状可多种多样,一般来说以长方形、东西走向较好。鳅池面积因养殖方式及养殖水平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庭院养殖使用的鳅池面积为50平方米~80平方米,池深1m~1.5m...阅读详情
-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在幼苗阶段,体长5厘米以内,主要摄食动物性饲料,如浮游动物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体长5~8厘米时,由摄食动物性饲料转变为杂食性饲料,主要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丝蚯蚓,水、陆生昆虫及其幼体,蚬子,幼螺,蚯蚓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同时摄食丝状藻,硅藻,水陆生植物的碎片及种子。蚂蟥、泥鳅、黄鳝、鼠类等对蝌蚪都有危害。...阅读详情
-
泥鳅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用它加工成的川味泥鳅罐头,香气浓郁,鱼体酥软、麻辣鲜味适口,是佐餐、佐酒之佳肴。其加工方法如下:1.原料选择:选用直径13mm以上的鲜活泥鳅,植物油、调味料、香料等均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2.清洗:将泥鳅倒入底部有隔板的清洗池中洗净,排水后再放入清水,让泥鳅在水中自由游动40分钟以上,并换水2次。3.盐渍:将洗净的鲜活泥鳅放入5%的食盐溶液中,并立即加盖,防止泥鳅外逃,浸渍1小时左右,至泥鳅全部死亡,捞起后再淘洗1次。4.去内脏、鳍、尾:经盐渍、清洗后的泥鳅逐条人工或真...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