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夏栽平菇由于气温高,杂菌和虫害比较活跃,常常因管理不善导致失败。可具体采取以下技术措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1)选好品种:平菇有高、中、低温型之分,夏季气温高,应选用高、中温型品种。(2)菌袋易小:一般栽培平菇,常用宽24―28厘米、长50厘米、厚0.02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在夏季栽培可选用宽22厘米、长40厘米、厚0.015厘米的聚乙烯塑料袋。因菌袋小,本身温度容易散发,不易烧菌。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用小袋比用大袋产量高。(3)原料处理:选用新鲜无霉变的原料,曝晒2―3天,不宜添加麦麸与米糠,然后用...阅读详情
-
草菇在适宜气温条件下生产周期约20天,从播种至收获第一批菇约需10天,其产量主要集中在第一批菇,在我省每年5~9月均可栽种。根据草菇这一生产特点,笔者在农村推广栽种草菇的工作中,总结出一种新的堆料方法――通气堆料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草菇可选用稻草加一些辅料或单一棉籽壳栽种。建堆前,把稻草或棉籽壳曝晒1天,然后用pH11~12的石灰水浸透,捞起稍沥干。建堆时,在地面上按预定堆形的长和宽(长度视培养料多少而定,宽度为1.2米,高1米)用竹、木棒搭1个垫架,垫架离地面10~15厘米,垫架的密度以不漏料为宜。...阅读详情
-
平菇常见的虫害有菇蝇、菇蚊、螨类、线虫、跳虫、蛞蝓,它们产卵子培养料中,幼虫在培养料中繁殖,为害菌丝体,引起培养料腐烂,成虫如夜蛾类也啃吃平菇柄和菌丝体,并传播病原菌。此外,整个栽培及出菇过程要做好预防。老鼠吃菇种爬乱床料或咬烂菇筒袋也是导致减产的问题。预防措施:注意环境卫生,种菇前菇房内外清洗干净,并用福尔马琳,敌敌畏或菊脂类药喷射,或用烟雾剂熏蒸后才进房播种、接种;床栽用的塑料膜及其它用具要在用之前消毒好,用后及时清理,打扫干净接种时所掉下的残物,要关好门窗,有条件的装上窗纱网,减少昆虫及鼠害入侵。治...阅读详情
-
在正常情况下,播种后7-10天,培养料面上就可以看到小菇蕾。菇蕾刚长出时,呈现灰白色,一二天后迅速长大如鸟卵,3-4天后大如鹌鹑蛋。当草菇由基部较宽、顶部稍尖的宝塔形变为卵形,菇体饱满光滑,由硬实变松,颜色由深变浅,包膜未破裂,菌盖、菌柄没有伸出时采收最好。这时菇味鲜美,蛋白质含量高,品质最好。因此,草菇应在包被没有破裂的卵状阶段及时性采收,一般早、午、晚各采收一次。采收草菇,动作要轻,应一手按住草菇生长的部位,一手将草菇左右旋扭,轻轻摘下。切忌拔取,以免牵动菌丝,弄乱料堆,影响以后出菇。如果是丛生菇,...阅读详情
-
平菇栽培中,用多菌灵防治杂菌污染效果虽好,但菇体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有害,且成本较高。据试验:平菇生料栽培时,每100千克干培养料加1.5千克食盐(事先用定量水溶解)拌匀,能防止杂菌感染,还可提前5―7天出菇。同时,因食盐中含有丰富的钠、钙、镁等平菇生长所需的金属离子,若在子实体分化初期和每潮菇采后,喷洒10%的食盐水,可使菇体无农药残留,品质也有所提高。...阅读详情
-
1、营养草菇是一种腐生真菌,不含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以合成自身需要的营养物质,因此需要外界提供。草菇所需的营养物质主要是碳水化合物和含氮化合物。碳水化合物主要有糖类、如葡萄糖、蔗糖、麦芽糖、淀粉、半纤维和纤维素等。有机氮化合物主要有蛋白胨、氨基酸和尿素等;无机氮化合物有硫酸铵和硝酸铵等。一般认为营养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20:1为宜,生殖生长阶段碳氮比(C/N)以30:1~40:1为好。除碳源和氮源外,多种矿物元素如钾、镁、硫、磷、钙等也是必要的。此外,还需要一定量的维生素,尤其是维生素B1。稻...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