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牛羊谷物酸中毒是由饲养管理不严,过食谷物饲料而引起的一种消化道疾病,笔者近10年来用茯苓饮治疗奶山羊82例,治愈80例,治愈率97.56%,治疗黄牛9例,全部治愈。1、病因 主要为过量采食偷食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类如玉米、小麦、大麦、糟粕或生(熟)馒头等食物,引起胃内大量乳酸菌发酵,胃液酸度增高,使微生物区系和纤毛虫生理活性降低。2、症状 精神沉郁,食欲反刍减小或废绝,腹围增大,触诊瘤胃胀软,内容物为液体,有明显震荡音,体温38―40℃,呼吸、脉搏加快。严重时出现眼球下陷,血液粘稠,皮肤丧失弹性,尿短少,...阅读详情
-
夏季的香菇鲜品,是食用菌市场的紧俏货。随着科技的发展,近年来有高温类菌株进入生产,笔者提倡采用水温空调出菇的措施,采用中温菌株,使得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升。主要措施为:一、设施或设备要求栽培设施:普通食用菌大棚,完成春季生产以后,把原来的菌袋清理出去,棚内打扫干净,检查修补棚膜,喷洒适量的药物如百病去无踪等予以灭菌处理。然后,将棚内灌入清水,待水渗下后,在棚内撒施石灰粉,即可将菌袋搬到架子上。降温设备:水温空调器既可在夏季进行降温生产,也能在冬季进行升温栽培,一机两用,效果极好。二、菌袋制作基本配方:木屑1...阅读详情
-
据老苓农经验,“要想茯苓发,备料十冬腊,正月只能扫尾巴”,因此,目前正是准备种茯苓的时节。茯苓为多孔菌科植物,以菌核供药用,是―味常用中药,茯苓主产于安徽、福建、湖北、湖南等省,喜温暖、干燥、通风、阳光充足、雨量充沛的环境。要求坡度在10-30度左右,土壤为砂质壤土,肥沃,湿润的环境。野生茯苓通常在海拔500米以上,生长在地下20厘米左右的腐朽的松树根或松树段上。茯苓的生长发育可分为两个阶段,菌丝生长阶段和菌核形成阶段。菌丝生长阶段主要是菌丝从松木中吸收水分和营养,繁殖大量的营养菌丝,当菌丝越积越多时就成...阅读详情
-
茯苓属于多孔菌科。子实体无柄,平伏贴生于枯木老松树或菌核的表面,大小不定,厚30―40毫米,初为白色,老后或干后呈浅黄色。管口圆形,多角形至不规则形,大小不等,蜂窝状,口径0.5―2毫米,深2―3毫米,管壁薄,老时渐变为齿状。茯苓菌核形态不一,有球形、卵圆形、椭圆形、扁圆形、长圆形、不规则形等等,其大小重量电很不一致,一般直径10―30厘米,重量为2―3公斤,甚至重达10―60公斤。表面黄褐色,棕褐色至黑褐色,有厚而坚实稍皱的松皮或多皱的松皮状皮壳。干后皮壳极度皱缩而坚硬。鲜时内部较松软,白色或浅粉红色。...阅读详情
-
菌棒安全越夏管理要点室外越夏。室外阴棚通风好,降温快,因此,利用室外阴棚发菌能有效的减少“烧菌”发生。利用室外阴棚越夏发菌具体采取的措施:一是在阴棚四周搭架种植藤蔓作物如南瓜、莆瓜等,提高遮阴效果;二是在棚顶安装自动旋转自来水喷头或喷雾管,在每天上午10时至下午4时进行喷水降温;三是在棚内四周及过道两边挖20厘米宽,30厘米深的相通沟,在沟内放跑马水降温。室内越夏。应采取各种措施降温。一是增加房内四周的遮阴设施;二是在晴天中午前后关闭房内门窗,保持房内阴凉,傍晚要及时打开门窗进行通风散热;三是中午时在房内...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