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密接种:增加椴木的发菌点,发菌点多发菌面积就大,可在较短的时间内使菌丝浸透椴木。椴木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主要靠吸收水分和蒸发水分,干湿交替的水分运动能使椴木内部得到充足的氧气,使菌丝深入椴木吃料,从而加速椴木成熟,减少受杂菌感染的几率。深接种:种穴深则装菌多,有利于防旱,可使种穴底部种块受外界温差的刺激减少。种块内菌丝体在温度、湿度较恒定的条件下会快速萌发,成活率可得到提高。深打穴,可增加木材切向的深度,使菌丝吸收到较为充足的养分,产量会大大提高。早接种:低温条件下空气中杂菌孢子的密度小且活性低,不易萌发成...阅读详情
-
香菇的段木栽培--选择菇场我国人工段木栽培香菇,大约始于公元1313年,当时王祯《农书》中就有关于人工砍花法生产香菇的记载。此法一直沿用到60年代,随着新法纯菌丝接种技术的推广,香菇生产才得以新的发展。老式砍花法是在树干上砍成许多切口,让自然界中的香菇孢子天然侵入、接种而长出香菇。这种粗放栽培方法和生产过程比较简单,也不需要什么特殊设备,因此能在交通不便的深山密林中进行生产。但由于依靠天然孢子接种,成功率很低,周期很长,产量很低,森林资源的浪费也比较严重,目前已逐渐被淘汰。新法纯菌丝接种技术具有出菇早、产...阅读详情
-
竹荪体态优雅,营养丰富,鲜美可口,是一种名贵的食用菌,有“真菌之花”和“菌中皇后”之美称。一、生物学特性1.形态。竹荪又叫竹参、竹笙、仙人笙、竹姑娘和竹鸡蛋等,属担子菌纲,鬼笔科,竹荪属。竹荪由菌丝体和子实体两部分构成,菌丝体初为白色,绒毛状,后逐渐加粗成线状,最后膨大为菌素。幼龄的菌丝体颜色洁白,培养时期长可变为粉红色、淡紫色或黄白色。子实体由汤盖、菌裙、茵柄和菌托4部分组成。2.竹荪的生活习性。竹荪在夏秋季节单生或群生于竹林、竹子与阔叶树混交林,以及庭院林边等处。3.竹荪的生活条件。竹荪是一种腐生菌,...阅读详情
-
红托竹荪是我国特产,肉厚味香,营养丰富,为上等“山珍”,每千克干品外贸出口价值在50~80美元。有关红托竹荪的栽培技术及管理经验如下。1菌种选择与制作目前国内人工驯化栽培的红托竹荪品种较多,宜选用发菌快、出菇早、产量高,且干品品味较高的优良品种,而且还应选择接种1年可连收2~3年的品种。原种和栽培种制作配方:木屑或棉籽壳76%,麦皮20%,白糖1%,石灰粉2%,过磷酸钙0.3%,尿素0.3%,磷酸二氢钾0.3%,硫酸镁0.1%,料水比例为1∶1.2,pH值5.5~6。料拌好后装瓶,要求下松上稍实,中间打洞...阅读详情
-
香菇素有山珍之称,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干制品(俗称干菇)有花菇、冬菇、厚菇与薄菇之分。但是,由于目前烘干等技术跟不上,致使香菇干制品存在着色泽差、香味淡、菇形不美观等问题,严重影响商品价值。如果香菇加工好,能使其价值提高近1倍。下面谈一下香菇干制品加工方法的关键技术:一、晒干法香菇采收前2天停止向菇体喷水,并选择晴朗天气,当花菇、厚菇5-7成熟(菌膜部分破裂),或冬菇、薄菇7-8成熟(菌膜已破、菌盖沿未完全展开,有少许内卷、菌褶已全部伸长,并由白色转为黄褐色或深褐色)时采收。用手捏住菇柄基部,轻力旋起菇...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