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一、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干品。二、生物学特性1.温度菌丝生长适温16~28℃,最适温度为23℃左右,4℃以下与34℃以上停止生长,超过37℃菌丝死亡。子实体形成温度为4~24℃,生长适宜温度5~16℃,最适温度13℃左右,温度过高菌盖易开伞且容易引起腐烂。2.湿度料中适宜的含水量为60%~70%,...阅读详情
-
种好金针菇,拌料装袋和灭菌接种是高产的重要保证,下面简单介绍它们的主要工序。拌料装袋木屑要过筛,防止装袋时木片、木块刺破塑料袋。棉籽壳需提前一天加水搅拌、堆积、覆盖薄膜,使其吸入水分均匀,第二天再加入辅料,充分拌匀,含水量要掌握在65%。料拌好后即可装袋。装袋时要求装得光滑均匀,不能在袋四周出现凸凹,并且要压紧压平,以防在袋底部或四周空隙大的地方长出子实体,造成浪费。在料中央用一根直径为1.5厘米的圆木棒打洞。每袋装干料量0.3―0.4千克。袋子上端必须留15―18厘米长作套筒,供出菇时菌柄伸长之用。装完...阅读详情
-
生产金针菇要求采用优良菌种。即要求采用具有优良农艺性状的高产优质品质和采用具有最佳菌龄和典型特征、生命力旺盛的菌种。目前国内生产上普遍使用的金针菇生产品种可以分为三大类型。第一类是菇体金黄色至浅褐色。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出菇的适宜温度范围比较宽,容易出菇,出菇早,有时会出现边发菌边出菇的现象,转潮快,出菇的后劲比较足,即后面几潮菇占总产量的比例较高。鲜菇质地脆嫩,菇体色泽对光线比较敏感。第二类是菇体乳白色至浅黄色。这类品种的特点是出菇对温度反应比较敏感,一般均在18℃以下出菇,出菇较晚,在适宜的温度条件下,一...阅读详情
-
金针菇具有很强的再生枝特性,当小菇受干枯萎时,在其菌柄上会形成许多新生的子实体原基,对这些原基适当管理,都可以发育成优质菇体,这种方法具有出菇密而齐、柄细、不易开伞、外观好、菇质优、产量高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如下:一、入室催菇。菌筒长满袋后移入栽培室,保持12℃至15℃进行催菇。当料面的子实体长高2~3厘米(呈须根状,只长柄,未长盖)时,打开袋口,尽量下卷贴近料面,并把子实体下压,使之倒伏,紧贴并均匀铺满料面。若有少量子实体已长菌盖,可剪去菌盖。二、加强通风。开...阅读详情
-
金针菇营养丰富,质地脆嫩,袋装体积小且重量轻,贮运方便,便于采用。一、原料选择选未开伞、菌盖直径小于1.5厘米,菌柄8―15厘米的黄色新鲜金针菇,无畸形,无破碎损伤。二、制作方法1.预处理:用0.6%食盐水浸洗5分钟,水冲洗后放进煮沸的3%食盐水里煮3―5分钟,以菇体中心熟透为准。3%的食盐水100千克加20千克鲜菇,边煮边搅拌。煮后尽快放进流水中冷浸透。2.硬化:将冷却后的金针菇放进0.1的氯化钙溶液中浸半小时,捞出用清水漂洗。3.装袋:用由聚酯、聚乙烯复合而成的复合袋,每袋150克,菌盖朝向一致排列整...阅读详情
-
金针菇经铝塑复合袋包装之后,不仅能有效延长保质期,方便运输,携带,而且能改善商品外观,提高商品附加值。包装前,要剪去新鲜金针菇柄基部褐色段,并剔除畸形、带病虫斑点和大小不均的菇体,再按下述标准分级。一级:柄长大于12厘米,盖径1.5厘米,色略黄白;二级:柄长10―12厘米,盖径1.0―1.5厘米,色较深黄;等外品:10厘米以下细柄、小菇,或基根粗老、色深。选分后便可进行包装操作,同时注意避免与铁、铜质的器皿接触,以防影响色泽。1.漂洗:新鲜菇放入0.05%焦亚硫酸钠溶液或0.5%食盐溶液中清洗两次,再用流...阅读详情
-
金针菇具有很强的再生枝特性,当小菇受干枯萎时,在其菌柄上会形成许多新生的子实体原基,对这些原基适当管理,都可以发育成优质菇体,这种方法具有出菇密而齐、柄细、不易开伞、外观好、菇质优、产量高等特点,是值得推广的一种较理想的栽培管理方法。其高产栽培管理技术如下:一、入室催菇。菌筒长满袋后移入栽培室,保持12℃至15℃进行催菇。当料面的子实体长高2~3厘米(呈须根状,只长柄,未长盖)时,打开袋口,尽量下卷贴近料面,并把子实体下压,使之倒伏,紧贴并均匀铺满料面。若有少量子实体已长菌盖,可剪去菌盖。二、加强通风。开...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