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用塑料袋栽培金针菇,是新发展起来的一种栽培方式。实践证明,塑料袋口径大,菇蕾能大量发生;塑料袋留长一些,随着菇柄伸长逐渐拉起,还可省去套纸筒的工序,产量高,质量也好。1.菇袋选择。袋子选用聚炳稀塑料,规格宽16~20cm,长33~40cm,厚5~6dmm的透明薄膜袋。袋子不宜太宽,否则易感染杂菌,而且在菇蕾发生少时,菌株易倒伏,影响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2.装料套环。装袋的方法是:装少量培养料后,用食指把袋的两个角压入袋内,使其压紧培养料后能直立站稳。接着,在料中间插一根2.5~3cm粗的圆木棒,继续边装边...阅读详情
-
当前已进入金针菇出菇管理阶段,抓好以下四项管理技术措施,确保金针菇生产高产、优质。一、适时开袋,促进菇蕾的形成。菌袋经30天左右发菌的培养,待菌丝生长至袋2/3以上,即可将菌袋移入出菇室,增强光线,增大通气量,按每行10-12袋排好,一般养菌10天左右(待气温降至15℃以下),拉直袋口,袋口向外折1次,四周拉直至均匀,而后用菌耙刮去表面菌块及气生菌丝,及时盖上报纸或塑料薄膜保湿,前4-7天每天早、晚掀膜一次,调节菇房昼夜温差,每天向室内或袋面雾化喷水1-2次,直至料面形成黄色水珠,继续保湿催蕾,直至原基形...阅读详情
-
金针菇干制储藏是将鲜金针菇晒干或烘干至含水量在10-12%的一种储藏方法。晒干的金针菇颜色较深,不耐久藏;烘干的金针菇色泽好,质量高,耐久藏,但成本高。晒干是利用太阳光作为热源进行干燥,将金针菇平铺在向南倾斜的竹制晒帘上,相互不重叠,冬季需加大晒帘倾斜角度以增加阳光的照射。鲜菇摊晒时应轻翻轻动,以防破损,一般需2-3天才能晒干。晒干后装入塑料袋中,迅速密封后即可储藏。最好是晒至半干再进行人工烘烤,具体情况应根据天气状况、光照强度、菇体水分含量等恰当掌握,否则,菇体会扭曲、变形、变色。烘干可采用烘箱、烘笼、...阅读详情
-
一、发苗后期南丝生长缓使,迟迟不满袋1、原因(1)袋内透气性差,缺氧,多见于培养料含水量过大,料碎袋实或袋两头扎口太紧。(2)温度偏低,菌丝生长慢或停止生长。2、对策(1)配料时调节料水比为1:(1.3-1.4)。碎料与颗粒料混配,装袋不要过实。菌丝长入料面3-5cm时,将袋两头扎绳解开,松动袋口,透入空气,或采用针刺孔通气补氧。(2)保持适温培养,培养室内温度一般不应低于18℃,以22-24℃为宜。二、菌丝未满袋就出笼1、原因秋季栽培偏晚,菌丝培养温度过低(低温刺激出菇)。2、对策根据各地月平均温度适时...阅读详情
-
金针菇是世界上第三大宗栽培食用菌,亦称“朴菇”,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脆嫩可口,能促进儿童的智力发育,日本人称之为“增智菇”、“一休菇”。金针菇的商品价值主要在于第一潮菇和第二潮菇。也就是说,第一、二潮菇的产量与质量决定着种菇的整个经济效益。你所提出的问题在金针菇栽培过程中普遍存在,在生产中应多加注意才好。菌丝长满袋以后,应有个抑菌和后熟的过程,这样才能保证出菇整齐一致,提高金针菇的产量和质量。具体操作方法是:菌丝长满袋以后,不要急于出菇,待菌丝再生长7~8天,进行后熟,并给予3~5天低温刺激。菌袋表面出现...阅读详情
-
目前秋季金针即将全面开始投料生产,请广大菇农参照下列规程进行生产操作,以实现优质、高产。1产地环境应符合NY/T391的规定,应选择在无污染和生态条件良好的地区建立生产基地,基地选点应避开工业和城市生活污染源的影响,同时基地应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2技术要求2.1培养基应符合NY5099的规定。配方:绵籽壳37.5%、麸皮10%、玉米粉10%、米糠10%、棉籽饼10%、杂木屑20.5%、石膏粉2%、含水量65%。2.2拌料将棉籽壳提前10h~12h按1:1.3的料水比预湿。根据配方加入其它培养料,拌透拌匀...阅读详情
-
所有的食用菌喷水,我们称之为喷雾,无论用那种喷雾器,一般喷水都不能直接往蘑菇上喷,我们只对地面和空间上喷。金针菇上面如果喷水,白色的会造成黄色斑,黄色的会造成酱油色或者红色的斑点,这就是直接在上面喷水的结果,喷水过以后产生高温,最后菌盖、菌顶形成斑点,很难看。所以喷水的时候要对地上喷对空间喷,不要直接对食用菌上喷水,这是一个很严重的问题。...阅读详情
-
白色金针菇在中国的栽培历史较短,始于80年代,其品种全部从日本引进。受日本栽培白色金针菇方法的影响,南韩、台湾也纷纷建厂,以锯木屑(松木屑)、米糠为原料,塑料瓶为容器,从接种到采收全部采用机械化工厂栽培。以日本为代表的白色金针菇产品几乎控制整个国际市场并引导消费。为此,香港各超级市场及菜店的金针菇也是白色金针菇。受香港消费白色金针菇的影响,深圳、广州及整个珠江三角州地区也形成了消费白色金针菇的“热浪”。消费方式以火锅为主,消费惊人。广东地区白色金针菇的货源供应有两大渠道。一是以番禺金针菇厂为主的工厂派。该...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