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一)常见的几种杂菌病害1.细菌性根腐病病原菌为肠杆菌,欧文氏杆菌属,杆状,周生鞭毛。侵染初期,在培养基表面,菇丛中浸出白色混浊的液滴。使菇柄很快腐烂,褐变成麦芽糖色,最后呈黑褐色,发黏变臭。产生根腐病的根本原因是把带菌的水直接喷到菇体上,由于菇丛很密,表面面积很大,呼吸作用很强,水分不能及时散失,就产生热量,病原菌便在适温条件下大量繁殖生长,产生根腐病。防治的主要方法是,禁止将水喷到菇体上。一旦发病,要立即采收,对菌床进行喷施1‰多菌灵处理。2.霉菌污染霉菌是金针菇的大敌。冬季生料栽培金针菇为害最严重的...阅读详情
-
一、形态特征子实体丛生,菌盖直径2~15厘米,半球形,盖缘内卷,后逐渐展开呈扁平状。菌柄梗直,长2~13厘米,直径2~8厘米,上下近等粗,菌柄初期实心,后期中空。品种有2种类型,白色和黄色,白色适于加工成瓶装罐头,黄色适于鲜食和加工成干品。二、生物学特性1.温度菌丝生长适温16~28℃,最适温度为23℃左右,4℃以下与34℃以上停止生长,超过37℃菌丝死亡。子实体形成温度为4~24℃,生长适宜温度5~16℃,最适温度13℃左右,温度过高菌盖易开伞且容易引起腐烂。2.湿度料中适宜的含水量为60%~70%,最...阅读详情
-
金针菇是低温菌种,适于冬初和冬末春初棚内栽培。1选料配料选用新鲜、干燥、无霉烂、无结块、无害虫的棉籽壳100千克(用前在阳光下曝晒2天),白糖1千克,熟石灰土千克,麦麸1千克,水150千克。把上述培养料混匀,加水搅拌均匀,然后闷半小时,再进行播种。所用工具必须冲洗干净,凡盛过酱油、醋的工具忌用。2精细播种播前选优质菌种掰成小块,分3层播种,最低层和中层各用菌种1/5,最上面用菌种3/5。播种时先打深洞,底层洞深6厘米,中层洞深3厘米,洞距20~30厘米。播上菌种盖上培养料,使培养料中间高四周低呈龟背形,然...阅读详情
-
由于不良的环境条件,常会导致金针菇的子实体失去常态,产生畸形,常见的有以下4种。1针尖菇主要症状:菇体顶部尖细(菌盖仍停滞在原基发育时的幼小状态,直径为1~2mm),菌柄中、下部稍粗,类似针尖状,因此常称为“针尖菇”。发生原因:在子实体发育前期,生长环境中二氧化硫浓度偏高,抑制菌盖的生长,形成针尖菇。防治措施:出菇场要建立良好的通风措施。瓶栽金针菇待原基形成后进行3~5天的幼菇形成培养,然后套袋,套袋后每天要上、下提动1次进行换气。袋栽金针菇在于实体生长前期要加强掀膜通风,使袋内保持充足的新鲜空气,以促进...阅读详情
-
绿正白色金针菇093号:本品种菇体洁白如玉,出菇温度4-12℃,是我国优质白色金针菇基地(保定唐县)的当家品种经提纯复状后的一代品种,适合北方地区用棉籽皮、玉米芯为原料进行土棚栽培,总生物学效率可达110%。鲜菇保鲜期长,适合长途贩运及鲜菇销售。...阅读详情
-
白色金针菇与黄色金针菇比较,一般生长势较弱,生理成熟较晚;耐二氧化碳及耐湿性差,抗病力弱,容易受高温的危害。在出菇管理中稍有疏忽,很容易发生异常,影响产量和质量。1.肥胖菇。菌盖肥大,菌柄粗短。原因:①菌种块上出菇;②搔菌过晚或现蕾后搔菌;③料面干燥,菇蕾稀少或只在沿袋壁四周出现少量菇蕾。防止办法:①适时搔菌,刺激料面同步现蕾;②在菇蕾出现后再撑开袋筒,防止料面干燥;③在沿袋壁四周见有菇蕾时,将其压死,防止肥胖菇发生。2.针头菇。无菌盖,菇体似针头状。原因:二氧化碳浓度过高,只长菌柄,不长菌盖。防止办法:...阅读详情
-
金针菇营养丰富,口感好,但生产季节性强,自然气温下一般冬季及早春上市,尽管可用空调实行周年生产,但生产成本高,一次性投资大,且生产中病害发生严重。罐藏金针菇质地清爽、脆嫩、风味鲜美,解决了金针菇周年供应的问题。本文详细介绍金针菇罐头加工技术研究。1原料与方法1.1金针菇采用金针菇白色、黄色两个品系,取15CM以下未开伞鲜菇,切除柄基部相连部分(约2~3CM)。1.2辅料食盐(精制盐),柠檬酸(食品级),抗坏血酸(食品级),焦亚硫酸钠(食品级),EDTA(分析纯)。1.3工艺流程原料验收→去掉菇柄基部相连部...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