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菜种植技术
-
(1)症状特点 主要危害茎基部,病斑初为褐色水浸状,逐渐扩至茎基部,使多全部腐烂。湿度大时,病部表面密生棉絮状白色菌丝体后形成黑色鼠类状菌核。叶片凋萎终致全株枯死。残留在土壤中的菌核萌发产生子囊孢子,通过风雨传播。当田间气温达20℃左右,相对湿度高于85%,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2)防治方法①选用抗病品种,叶紫红色的品种较抗病。②培育适龄壮苗,苗龄5~8片真叶为宜。③合理施肥,666.7平方米施有机肥3000~4000千克,磷肥7.5~10千克,钾肥10~15千克。植株开盘后开始追肥,也可喷洒0.2%...阅读详情
-
豇豆播种育苗:选用良种豇豆:如五月鲜、红嘴燕、之豇28-2,八月豇、盘香豇、江苏毛芋红和浙江512等品种。适时播种:直播或育苗移植期为4月下旬至7月中旬,6月下旬至11月上旬上市。合理密植:之豇28-2采用畦宽(连沟)1.3-1.4米,种植两行,穴距20-23厘米,每穴三株,每亩保持14000-16000株;晚熟品种八月豇等蔓叶多、分枝性强,不宜种植太密,应相应增加穴距至30-33厘米,每穴2株,苗栽7000-8000株。抽蔓时应及时搭架引蔓,使茎蔓均匀分布于架上。搭架形式主要采用人字架。肥水管理:苗期追...阅读详情
-
症状:此病常在生菜生长中后期或接球期开始发生,多从植株基部伤口处开始,病部初成侵润半透明状,以后扩大成不规则形、水渍状,充满浅灰褐色黏稠物,并释放出恶臭气味。随病情的发展,病害延基部向上快速扩展,使菜秋腐烂。有时,病菌也从外叶叶缘和叶球的顶部开始腐烂。发病规律:病菌主要在病株及土壤肥料中的病残体上越冬,或在其他蔬菜上继续危害过冬。通过浇水、施肥或昆虫传播,由植株的伤口和生理裂口侵入。病菌的生长温度为4-39℃,最适温度为25-30℃。田间水肥管理不当、害虫数量多或因农事操作等造成的伤口多发时发病严重。防治...阅读详情
-
长白7号:江苏省扬州蔬菜种子公司利用青岛黑籽架豆自然变异株,经多代系选育成。1989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植株蔓性,无限生长型,株高2.3米,分枝数2~4条,第7节着生第1花序,每花序结荚2~7个,单株结荚约25个,开花至嫩荚采收约15天。嫩荚绿色,长14厘米、横径1.1厘米、单荚重6.5克左右,横切面近圆形,表面光滑,质脆嫩,口感和商品性好。春播,生育期88~106天,采收期21~30天;秋播,生育期81天左右,采收期27~32天。耐热性、抗逆性较强,较抗病毒病和叶霉病。春播亩产1500公斤,秋播...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