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泥鳅属杂食性鱼类。在幼苗阶段,体长5厘米以内,主要摄食动物性饲料,如浮游动物的轮虫、枝角类、桡足类和原生动物。体长5~8厘米时,由摄食动物性饲料转变为杂食性饲料,主要摄食甲壳类,摇蚊幼虫,丝蚯蚓,水、陆生昆虫及其幼体,蚬子,幼螺,蚯蚓等底栖无脊椎动物,同时摄食丝状藻,硅藻,水陆生植物的碎片及种子。蚂蟥、泥鳅、黄鳝、鼠类等对蝌蚪都有危害。...阅读详情
-
泥鳅营养丰富,是人们喜爱的水产品之一,用它加工成的川味泥鳅罐头,香气浓郁,鱼体酥软、麻辣鲜味适口,是佐餐、佐酒之佳肴。其加工方法如下:1.原料选择:选用直径13mm以上的鲜活泥鳅,植物油、调味料、香料等均要符合食品卫生要求。2.清洗:将泥鳅倒入底部有隔板的清洗池中洗净,排水后再放入清水,让泥鳅在水中自由游动40分钟以上,并换水2次。3.盐渍:将洗净的鲜活泥鳅放入5%的食盐溶液中,并立即加盖,防止泥鳅外逃,浸渍1小时左右,至泥鳅全部死亡,捞起后再淘洗1次。4.去内脏、鳍、尾:经盐渍、清洗后的泥鳅逐条人工或真...阅读详情
-
在分类学上,泥鳅属鲤形目、鲤亚目、鳅科、泥鳅属,是一种杂食性小型淡水鱼类,普遍分布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河川、沟渠、水田、池塘、湖泊及水库等水域中。为增加有效供给,发展泥鳅规模化养殖显得尤为重要,现就泥鳅人工繁殖及池塘规模化养殖技术作一简要介绍。一、泥鳅人工繁殖1.亲鳅的选择与雌雄鉴别人工繁殖用的亲鳅一般不宜长期蓄养,最好采集临近产卵期的天然泥鳅经强化培育后用于人工繁殖,亲鳅采集时必须选择2龄以上、体型端正、体质健壮、粘液较多、健康无伤的成熟泥鳅。雌鳅要求体长18cm、体重30g以上,腹部膨大柔软、富有弹性...阅读详情
-
中国对虾自1993年在全国暴发虾病,其养殖受到严重影响,到目前为止,仍受对虾病毒病的困扰。我们营口地区一直没有放弃中国对虾养殖。最近几年,一改以前的有病治病、大排大灌的管理方式,采取以防为主、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增强对虾的免疫能力等措施,养殖过程中严格控制对虾发病。尤其是营口地区的盖州市红旗村,自2001年养虾以来,连续4年取得成功,全村由开始的几百亩养虾池逐年增加,发展到目前的近千亩,全村均为高位池中国对虾养殖,平均亩产400千克以上,最高亩产达1000千克。红旗村对虾养殖可以说是当地的一面旗帜,带动着...阅读详情
-
近年来,泥鳅养殖业发展迅速,各种养殖方式应运而生,笔者针对泥鳅易钻泥、不易捕捞的特点,在池塘内设置小体积网箱进行商品泥鳅养殖试验,成效显著。一、池塘选择设置网箱的池塘面积在5亩以上,要求水源清新,水量充足,水质良好且无污染,水体溶解氧含量丰富;池深在1.5m~2.0m,养殖水位稳定;池底平坦且无杂物,淤泥厚15cm左右;池塘进排水方便。二、网箱设计1.网箱结构选用网质好、网条紧的聚乙烯无结节网片,网日大小以鳅种不逃逸且有利于网箱内外水体交换为原则,一般为0.5cm~1.0cm,箱体四周穿入直径为0.5cm...阅读详情
-
冬棚养虾容易缺氧,特别是凌晨4时至7时最容易缺氧,因此,开增氧机时间应在每天晚上。此外,在养殖中后期,以及雨天、阴天应及时开机。中午,阳光充足,光合作用较强,一般不容易缺氧。中午开机的目的,主要是搅动水体,使上下层水体产生对流,把表层和上层饱和氧气送到底层,同时把底层或下层低氧或缺氧水体送到上层,并把其无机盐带到上层,为上层浮游植物提供营养,维持水体生态平衡。在使用增氧机时,最需注意的是要坚持巡塘,以防止因故而发生停电。这方面,需引起高度重视。此外,应克服怕多用电的思想。用电,特别是长时间用电,谁都心痛,...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