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技术
-
冬春大水面放养河蟹,具有水活流畅,受风面大,溶氧充足,天然饵料丰富等资源优势,能够显著降低养殖成本,提高养殖效益。现结合我们近几年的养殖经验,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放养准备 选择水质清新,阳光充足,水草丰富、螺蚬较多的水域,水草不多的地方可采取人工种植或收集部分水草予以弥补,这样,河蟹就可以获得充足的动植物饵料,有利于满足和促进河蟹的正常生长。同时采用网片和木桩将养殖水域双层圈围起来,高度以高出常年水位1米以上。幼蟹放养前,还要清除水域中的野杂鱼类,减少天敌。2.苗种选择 养殖效益的好坏,苗种至关重要...阅读详情
-
一、准备工作1、每亩水面用茶饼25公斤或生石灰75公斤;也可用漂白粉,每立方米用量20克,浸泡后全池泼洒。2、在进水前必须施足基肥,一般每亩施发酵粪肥或混合堆肥250-500公斤,最好遍洒于池底并把肥料搅拌在池泥中。3、池埂四周内侧,用加厚薄膜、石棉瓦围起,或外用聚乙烯网,内用加厚薄膜围起,入泥10-15厘米,高出埂面60厘米,每隔0.5-1米设1木桩支撑。二、苗种放养所放苗种必须体格健壮、规格整齐、无病无伤,平均规格在3500尾/公斤。每亩放梭鱼种560尾;扣蟹每亩放740只,规格为每公斤160-200...阅读详情
-
秋季“养性”,可食用一些壮阳食品。尤其滑溜溜的泥鳅被人们称作“水中人参”,因为它含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中国中医科学院张国喜教授介绍,泥鳅具有调中益气,壮阳祛湿等功能,还可用于治疗皮肤瘙痒、水肿和痔疮等疾病。中医认为,泥鳅性味甘平,无毒,有补中气、祛湿邪的作用。泥鳅的肉质十分细嫩,味道鲜美,且富于营养。据营养学家的研究测定,泥鳅可食用的部分每100克含蛋白质9.6克,远比一般的鱼、肉类要高,人体所需的氨基酸如赖氨酸等含量则更高,还含有大量维生素,与其它鱼类相比较高。因此,食泥鳅益气又壮阳。泥鳅经过春天的养育,...阅读详情
-
泥鳅营养丰富,味道鲜美,其蛋白质含量达21%,药用功效显著,因此泥鳅作为一种滋补食品,越来越为人们喜爱。由于捕捞过量及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泥鳅资源遭到了破坏,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人工养殖已成为市场供应的主渠道,养殖区域在省内外迅速发展。为了规范泥鳅无公害养殖的生产环境,推广泥鳅的养殖技术,保障产品的质量安全,特制定本标准。无公害泥鳅:苗种繁育技术规范1 范围本部分规定了泥鳅(Misgurnusanguillicaudtus)的环境要求、亲鱼要求、亲鱼培育、苗种繁育等技术。本部分适用于泥鳅的苗种繁育。2 规范...阅读详情
-
一、放养前准备池塘清整:泥鳅放养前10天,清整池塘,察洞堵漏,疏通进、排水管道,翻耕池底淤泥。放水深至10厘米后,每10平方米用1公斤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消毒。蓄水施肥:清塘3天后,加水至30厘米深,施基肥,每10立方米水体施入发酵鸡粪3公斤或猪、牛、人粪5公斤,也可每立方米水体施入氮肥7克、磷肥1克。二、苗种投施泥鳅苗下塘时间一般为每年5月,投苗密度为1500-2000尾/平方米。当泥鳅养至体长3厘米时,要进行筛选分塘,泥鳅苗种放养密度为60-80尾/平方米。在苗种放养前要先进行试水,检查水体毒性是否消...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