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一、茬口安排1、草菇:5月份备料播种,每月1茬,采收3潮,9月底结束生产。2、鸡腿菇:9月份播种发菌,10月下旬将菌棒入棚栽培出菇,11月中旬采收头潮,11月下旬再次接种发菌,12月中旬采收2潮,来年1月上旬采收3潮。1月下旬种植第2茬,4月底结束生产。二、栽培技术(一)草菇生产栽培技术1、配料。(1)麦秸100公斤,麦麸5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1公斤,石膏1公斤,多菌灵0.1公斤,石灰粉5公斤。(2)鸡腿菇废菌料50公斤,短麦秸40公斤,麦麸10公斤,石灰粉5公斤,50%多菌灵0.1公斤。配料与水的比...阅读详情
-
平菇其味鲜美、生产周期短、易栽培而受到人们的欢迎,特别是东北地区,冬春季节气候寒冷,缺少新鲜蔬菜,如果在室内种植平菇,供应市场,实是一条致富的好门路。但室内栽培平菇,一个突出的问题是空气温度不易掌握,培养料表层易干,影响平菇生产,笔者经过反复试验,认为覆土栽培效果好。一、菇房选择。菇房可选用废弃或暂时不用的房屋(必须用石灰水重新粉刷一遍),并有取暖和通风设施。室内设置床架,床架层距60cm左右,最下层距地面20~30cm。也可用箱栽或盆栽。室内每立方米用10ml甲醛和5g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消毒。二、配料及播...阅读详情
-
熟料袋栽草菇高产技术:传统室外生料栽培草菇,由于温度、湿度不易控制,易感染杂菌与虫害,产量不稳,近二年来,有些农户用熟料袋式栽培草菇,其易管理,病虫害少,生物学效率达到40%左右。现将具体栽培技术介绍如下:1、栽培季节:草菇属高温好湿性真菌,气温稳定25℃以上,空气相对湿度80%以上即可栽培。根据我县气候特点,栽培季节应排在6月上旬至9月底结束。2、品种:选用V9715和V52个灰黑色菌种,菌种种龄为15~20天内种,栽培料用棉子壳和稻草混合,加入适量麦麸、玉米粉等。3、栽培料配制:袋栽草菇的原料除用稻草...阅读详情
-
反季节栽培食用菌产品价格往往是常规季节的4~6倍,效益相当显著。如何搞好高温反季节食用菌的栽培,几年来我所就平菇高温反季节种植技术进行了探索,结果表明平菇反季节种植不仅种植成功率高、时间短、出菇快、易管理,一般15~20d出菇,生物学转化率达90%以上,而且周期短,效益显著。现介绍如下:1栽培时间安排常规栽培平菇,一般在每年的5月中旬即停止上市;反季节栽培平菇应选择在每年的5月1日开始播种,播种至7月中下旬,在这三个月里可以分期分批连续播种,通常播种20d即可出菇上市。2栽培品种选择耐高温、耐运输、品质好...阅读详情
-
生长旺盛的平菇菌丝,棉絮白色,粗壮密集,呈扇形向前发展。有的接种后10天左右突然发现菌丝发黄,逐渐死亡消失。对于这种现象,有的菇农认为,培养料内含水量越大,产量越高,在配料时加大含水量。也有些菇农不理解含水量的意义,误把培养料含水量65%,当成每100千克料加148千克水。正确地计算含水量的方法应把培养料自身含的水分也计算在内,一般培养料自身含水量都在10%以上,如果培养料太湿,超出了菌丝生长的限度,就会导致培养料内透气性差,缺氧,喜湿厌氧的杂菌就会大量孳生,造成平菇菌丝死亡。另外,温度太高、消毒不严,也...阅读详情
-
冬季气温低空气中杂菌少,是栽培平菇的好季节,但有不少菇农在栽培过程中常遇到培养料变酸发臭或粗柄菇、蓝色菇和瘤盖菇现象,使成功率、产量、质量均有所下降,影响菇农的经济效益。笔者根据多年生产经验和实践,现将其产生的原因和防止措施,作一介绍。一、培养料变酸发臭培养料装袋灭菌接入菌种之后,料内会散发出一股酸臭味,影响菌丝生产,其发生原因与防止措施:1、培养料不够新鲜和干净,带有大量杂菌,特别是经过夏天雨季的陈料,在消毒灭菌不彻底的情况下,由于料内的各类霉菌的大量繁殖孳生,使培养料酸败,便产生一股难闻的酸臭味。防止...阅读详情
-
平菇播种后至出菇前称为发菌期。此段时期的技术管理程度如何,是决定平菇菌丝体能否在培养料中正常生长发育,今后能否获得平菇优质高产的关键时期。因此,加强平菇发菌期的管理至关重要。笔者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平菇生产者认为平菇易种,管理粗放,播种之后往往忽视了发菌期的科学管理,掉以轻心,从而导致了平菇的减产欠收,严重者失败绝收。为了帮助广大生产者正确掌握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现将秋栽平菇发菌期的技术管理要点浅述如下:发菌期的管理归纳起来即为温度、湿度和空气的管理。一、发菌期温度的调控方法及原则。平菇生产中分有塑料袋栽...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