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夏季袋料栽培平菇,有时候出菇后会出现大批小菇死亡的现象,其主要原因有三点:一是温度过高,平菇的原基形成后,如持续高温在30℃以上,菌盖就会逐渐枯萎,造成小菇大批死亡;二是湿度过大或过小,平菇的幼蕾形成后,如果菇室或棚内空气相对湿度低于80%,小菇体会因缺水而枯萎死亡,若平菇子实体膨大期间,喷水过多也容易水肿,变黄溃烂,也易感染病菌而死亡;三是通风不良,菇室或棚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0.5%时,易形成大如拳头或柄粗盖小的大脚菇。所以,夏季栽培平菇应该特别注意温湿度,若出菇期间气温过高,可用井水喷洒菇室降温,并加...阅读详情
-
春季温度低,平菇菌丝生长慢,采取增加石灰用量、直接装袋、增加接种量、多孔通氧、码堆发菌、提高棚温、定期倒垛等措施,可以保证发菌成功。一般20天菌丝长满菌袋,1个月左右现蕾,35天左右可采收鲜菇上市。1.增加石灰量拌料时将石灰用量增加到5%,使培养料pH值为8~9,以抑制杂菌生长,提高菌丝生长速度。2.直接装袋生料拌好后不经发酵直接装袋,可以使袋内培养料产生较多热量,加快发菌速度。3.增加接种量装袋时适当增加接种量,改3层接种为4层接种。中间的菌块可大些,菌块紧贴塑料袋,一圈接种4块~5块。袋两端的菌块可小...阅读详情
-
在众多的平菇栽培户中,因培养料产生有害氨气导致者屡见不鲜。现就氨气发生的原因与防治措施简介如下:一、氨气产生的原因1、拌料时同时使用了几种化学肥料(如三元复合肥、尿素与生石灰合用)起反应生成氨气。2、菌丝刚开始萌发时培养料中氧气含量较多,好气性细菌-亚硝酸菌和硝酸便趁机大量繁殖,将氨氧转化成硝酸,使培养料PH值下降。此时若培养料中没有用石膏等缓冲物质,料袋扎得紧或畦面封得严,极易使培养料处于无氧状态,从而给专靠还原硝酸盐获得能量的厌氧类细菌-反硝化细菌的繁殖创造了条件,结果就使培养料中的硝态氮变成了对平菇...阅读详情
-
“抗病2号”是采用单孢杂交选育成功的广温型平菇新品种,生物性状稳定,抗杂菌力强,出菇快,菇形好,耐运输,产量高。是秋、冬、春季上市的一个优良菌株。其主要特点是:1.抗黄菇病:在其他黑色品种出菇1潮-2潮就发生黄菇病或斑点病死菇、枯萎菇的环境中,“抗病2号”则能连续出菇5潮~6潮,且不发生任何病害。2.耐重水:在生产管理过程中,大水喷灌不死菇,不出现枯萎菇。3.属广温型品种:该品种菌丝生长温度2℃~38℃,出菇温度2~32℃,菌盖在15℃以上温度条件下为浅灰色,12℃p以下为深灰色或灰褐色,秋、冬、春季均能...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