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1茬口安排1.1草菇。5月份备料播种,每月1茬,采收3潮,9月底结束生产。1.2鸡腿菇。9月份播种发苗,10月下旬将菌棒入棚栽培出菇,11月中旬采收头潮,11月下旬再次接种发苗,12月中旬采收2潮,来年1月上旬采收3潮。1月下旬种植第2茬,4月底结束生产。2栽培技术2.1草菇生产栽培技术2.1.1配料。(1)麦秸100公斤,麦麸5公斤,尿素1公斤,磷肥1公斤,石膏1公斤,多菌灵0.1公斤,石灰粉5公斤。(2)鸡腿菇废菌料50公斤,短麦秸40公斤,麦麸10公斤,石灰粉5公斤,50%多菌灵0.1公斤。配料与水...阅读详情
-
平菇在栽培中常常出现菌丝生长旺盛(白且浓密),子实体难以形成,不出菇或出菇很少的现象,菇农常称其为“白毛”。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如下方法处理:调节温度高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25℃左右,低温型平菇白天可将温度控制在10℃左右。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尽可能加大昼夜温差,以刺激菌丝的生长。控制湿度将相对湿度控制在85%―95%。湿度低,子实体发育缓慢;湿度高,子实体易溃烂变色。加大通风量在缺氧条件下,平菇不易出菇,或易出畸形菇,故要加大通风量,但不要把风直接吹到菇体上。机械压迫每平方米用直径为1.5厘米的干爽土...阅读详情
-
草菇属高温高湿型菌类,适宜在恒温稳湿环境中生长。冬季在保温能力好的温室大棚中反季节育草菇经济效益较高。配培养料按棉籽壳68%、稻草20%、尿素1%、石灰6%、碳酸钙3%、草木灰2%,或废棉花77%、稻草10%、麦麸5%、石灰8%的比例配合培养料。采用二次发酵法,先将棉籽壳曝晒3~4天,用石灰水调至含水量70%~75%、pH值7~8,放在室外堆积3天,然后将培养料移入室内,保持料温70℃10小时。适期播种培养料发酵结束后调节含水量至65%、pH值为9,料温降至35℃时播种。采用条形铺料撒播法,将80厘米宽的...阅读详情
-
该病是由半知菌亚门中的树状指孢霉(Dactyliumdendroides)侵染所引起,又名树状轮枝霉病、蛛网霉病等,是造成平菇子实体软腐的一种危害。(1)病原特征与危害症状:病原菌丝白色,气生菌丝生长旺盛致密,棉絮状;分生孢子梗从气生菌丝上直接长出,细长,稀疏;分生孢子小梗呈轮状分枝,顶端尖细,其上单生或簇生1~3个分生孢子;分生孢子无色或呈淡黄色,长卵形或梨形,大小为20μm~5μm。菌床发病初期,料面或覆土层上会长出一厚层白色绵状菌丝,在温度湿度条件适宜时,常将菌床覆盖形成棉絮状菌被,易被误认为是平...阅读详情
-
菌种选择通过多年实践,草丰3号、江都8号等菌种在稻草、麦秸上栽培,具有发菌快、抗逆性强、产量高等优点。培养料选择培养料可用稻草、麦秸、生石灰粉、石膏粉、磷肥等配制。选择干燥、无霉变的稻草、麦秸(实践中发现陈稻草、陈麦桔比新稻草、新麦桔更易发菌)做培养料。培养料配方如下:一、稻草30公斤,麦秸70公斤,石膏粉1公斤,生石灰粉1.5公斤,磷肥1公斤,尿素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25%的多菌灵0.15公斤。二、稻草100公斤,石膏粉1公斤,磷肥1公斤,尿素0.5公斤或复合肥1公斤,生石灰粉1.5公斤,25%的...阅读详情
-
草菇,又名兰花菇,是我国栽培较为普遍的菌类品种之一。草菇含有Vc和多种氨基酸,营养丰富,风味独特,是一种生产周期短、见效快、投资少、效益高的品种。炎热的夏季,市场上新鲜的菌类品种已很少见,而草菇不仅可以调节市场淡季菇类供应,满足人们不断增长的生活需求,而且深加工后还可以出口创汇。草菇是一种腐生真菌,它必须从死亡的植物体及土壤中吸收现成的养分和水分才能生活。因此,有关专家提醒菇农必须满足草菇对生长条件的需求,才有可能栽培成功,要谨防所需不足、不当而造成损失。防营养不足。营养是草菇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高产优...阅读详情
-
草菇又名兰花菇、麻菇(湖南)等,属光柄菇科;子实体口感清脆,汤汁鲜美,是夏季栽培的高温型食用菌。利用夏季闲置的标准化蘑菇房栽培草菇,可提高菇房利用率,降低成本,保证夏季食用菌蔬菜的供应,缓解食品工厂夏季食用原料的不足。1、栽培季节根据草菇生物学特征和本地区的自然气候条件,夏季从“立夏”开始至“小暑”,秋季从“白露”至“寒露”为草菇栽培的二个时段。初夏由于气温比较稳定,又值梅雨季节,有一个相对稳定的温、湿度生态环境,有利于草菇正常生长发育需求,是主要栽培季节。秋季“白露严节气后,气温也较适宜,但空气干燥,栽...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