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近年来,菇农在春季和夏初种植平菇时所用的原材料,不少是去年留下来的,时常带有螨类。螨类取食平菇菌丝和子实体,造成平菇减产,严重者失收。目前气温逐渐回升,非常适合螨类生长发育,繁殖加快,菇农应注意防治。一、主要害螨1、粗脚粉螨分布与为害:该螨为世界性广布种。粉螨在食用菌生产中,常发生在被杂菌污染的环境中,由于其活动将杂菌扩大化,使健康的子实体受害发生腐烂,粉螨还可直接取食平菇的菌丝体造成减产,甚至失收。形态特征:雄螨成体长240-320微米,雌螨成体长350-650微米,体躯无色,鳌肢和足呈淡黄色到红褐色,...阅读详情
-
平菇在生产中推广应用的品种较多,目前主要有推广1号、新831、清丰1号、江都109、园林802等。这些品种在广大菇农中都有一定的影响力,部分菇农因偏爱某一个品种,往往连续数年不更换品种。这对实现平菇的高产并不一定有利,因为长期使用单一品种,有可能会出现品种退化,如品种抗性降低,产量下降,从而影响种菇效益。近几年平菇新品种引进较多,通过试验比较和实践验证,以下几个品种推广利用价值较大。①50596菌丝生长温度为8℃~32℃,出菇温度为6℃~30℃,最适出菇温度为12℃~26℃。菇体丛生,灰白色,菌盖直径6~...阅读详情
-
草菇是一种喜温、喜湿的草腐生菌,栽培技术易掌握,成本低,收益快,是食用菌中收益最快的一种。但草菇播种后,在其生长过程中,往往会出现一些异常现象,既影响产量又影响品质。为此,发现后要及时查清原因,采取措施,以减少损失。现将草菇生长中易出现的异常现象的原因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以供草菇种植者参考。一、菌丝萎缩一般情况下,草菇播种后12h左右,菌种块就应该萌发,并开始向料内生长。如果播种后24h,菌丝仍未萌发或仍不向料内生长,就可能是菌丝发生萎缩。1.菌丝萎缩原因(1)高温烧菌当培养料内的温度长时间超过45℃时,...阅读详情
-
平菇栽培中,用多菌灵防治杂菌污染效果虽好,但菇体残留农药,对人体健康有害,且成本较高。据试验:平菇生料栽培时,每100千克干培养料加1.5千克食盐(事先用定量水溶解)拌匀,能防止杂菌感染,还可提前5-7天出菇。同时,因食盐中含有丰富的钠、钙、镁等平菇生长所需的金属离子,若在子实体分化初期和每潮菇采后,喷洒10%的食盐水,可使菇体无农药残留,品质也有很大提高。...阅读详情
-
近期很多的菇农来电话咨询,平菇菌袋发菌过程中出现了严重的杂菌侵染,特别是绿霉菌、连孢酶占多数,应当如何防治?针对这个问题,结合近几年的调查研究,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原因和防治方法:1.培养料受潮污染新鲜、干燥、贮存管理好的培养料,含病害数量相对较少,适应于生料栽培,但贮存期限较长,受潮结块的培养料,含病害数量会比较多,若未经杀毒处理,直接用于生料栽培,则极易造成杂菌污染。若培养料有结块受潮现象,应做发酵处理或进行熟料栽培,进行发料栽培和发酵栽培时应在培养料中拌入克霉灵、菌绝杀等食用菌专用杀菌剂,生石灰加入...阅读详情
-
一、草菇的生活条件1、营养:草菇能利用多种碳源,其中以单糖最好,双糖次之,多糖再次。单糖和双糖促进菌丝生长迅速,多糖能促进子实体生长健壮,增强抗逆性。草菇是草腐菌,能够利用麦草等作物秸秆中的碳源、氮源、无机盐类和维生素等,因此,在实际生产中,必须使用优质、足干、金黄色的麦草作为培养料,并在其中添加一些含氮较多的麸皮或干牛粪等可促进菌丝生长,提早出菇,提高产菇量。2、温度:草菇属于高温、稳温结实性菌类,对温度的要求因不同的生育期而不同。菌丝体生长的温度范围是15-40℃,最适宜的温度为32-35℃,低于15...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