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种植技术
-
1.扣膜根茎休眠的韭菜一定要等地上部分干枯或基本干枯时扣膜。一般当地日均气温达到1℃时进行,辽南地区多在11月中旬。2.温度管理扣膜初期,气温可尽量高些,以促地温,使韭菜快速萌发。第一刀韭菜生长期间,日温宜掌握在17-23℃,尽量不超过24℃,夜温12-14℃。在以后各刀的生长期间,温度控制上可比上刀高出2―3℃,但也不能超过30℃。温度过高时及时通风。严冬季节只能开启温室上排通风口,不能放底风,否则,会造成冷风扫苗,引起韭菜腐烂。夜温不宜太低,否则昼夜温差大易造成叶面结露,诱发病害。头刀韭菜生长期间,夜...阅读详情
-
韭菜叶片尖端干枯变黄,在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菜农称之为“干尖病”。实际上,韭菜干尖并不只是1种病害。引发韭菜干尖的原因很多,要针对不同情况加以防治。1 干尖原因1)土壤酸化。韭菜生长发育要求ph7左右的中性土壤。如果长期大量向土壤中施入粪稀、饼肥或硫酸铵等酸性肥料,就会引起土壤酸化,发生酸害,导致韭菜叶片生长缓慢,幼苗和外叶枯黄变干。2)氨害。若扣棚前大量施入碳酸氢铵,或扣棚后追施碳酸氢铵,或扣棚后追施碳酸氢铵,或地面撒施尿素、棉籽饼等,都可造成氨气积累过量而危害韭菜。受到氨害的韭菜,先表现为叶片褪色、萎...阅读详情
-
韭菜白斑叶枯病,又叫“韭菜灰霉病”,是棚室栽培韭菜的主要病害。其症状为:发病初期在叶片上产生白色或浅灰褐色的小斑点,继而由叶尖向下发展,湿度大时枯叶表面密生灰色或绿色的绒毛状霉;或在刀割茬口处向下腐烂,初呈水浸状,后变淡绿色,并有褐色轮纹,病斑扩散后多呈半圆形,湿度大时表面产生灰褐色或灰绿色的绒毛状霉。韭菜白斑叶枯病的发生,与温度、湿度关系最密切。病菌滋生繁衍的温度范围是15℃―30℃,相对湿度在85%以上。韭菜在棚室小气候环境中抗病能力差,发病较重,特别是或冷或热,夜间受冻,白天高温高湿,放风不及时或棚...阅读详情
-
韭菜叶尖发黄、干尖发生原因有:1、药害初冬发芽期用药量浓度过大,易导致叶片干尖。2、尿素、硝态氮等使用过多每亩地使用尿素的最大限量是12公斤左右,如果在拱棚韭菜地尿素使用量过大,很容易引起氨气损伤叶片;硝态氮和铵态氮用量过多,容易引起亚硝酸损伤,使叶片黄尖、干尖。可以使用PH试纸检测露水酸碱性来确定。3、放风过大在棚内温度较高的情况下,如果突然开大放风口,可能会导致叶片干尖、叶尖发黄。4、与品种特性有关雪韭、小根红、汉中冬韭等品种夏秋季容易产生干尖现象,但是冬季保护地栽培不会出现这种情况。解决方法:1、注...阅读详情
-
韭菜叶片尖端干枯变黄,是韭菜栽培过程中经常出现的一种现象,菜农称之为“干尖病“。在实际种植过程中,应找准发病原因,对症下药,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防治,以减少损失。一、撒石灰。由酸性土壤引起的干尖,可用生石灰调节土壤的酸碱度,但在棚室内不能用,以免引起氨害。二、合理施肥。棚室种韭菜,覆盖薄膜后,可追施硝酸铵和尿素。硝酸铵要随水施用,尿素也不可在土壤表面撒施。严禁施用碳酸氢铵、饼肥和粪稀等。可施用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并补充各种微量元素。追施化肥掌握“少量多次“的原则,施肥后要及时浇水。三、科学通风。当棚室内的温度...阅读详情
-
1.扣棚前韭畦的管理 11月中旬,把韭菜畦中的枯叶、杂草等割除并清理干净后在行间中耕,开沟施肥,一般每亩施腐熟有机肥2000~2500公斤或复合肥20~25公斤,施后覆土与韭墩相平并浇水,待覆土下沉后,再盖1次细土,埋严韭墩。2.适当培土 韭菜扣棚后25天左右可以出苗,等到苗长到6~7厘米高时,要进行第一次培土,土高3~4厘米时;苗长到10~15厘米高时再进行第二次培土,培土的高度为6~7厘米,韭菜根部就变成了土堆,行间变成了沟。3.温度管理 韭菜生长适温为18~20℃,棚内白天保持20℃左右,夜晚保持6...阅读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