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植技术
-
平菇采收2茬以后,料面往往会出现严重干燥板结、透气透水性差、菌丝衰老无力等不良现象,从而延迟出菇时间,降低菇体产量,甚至不出菇。料面刮菌可以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有很好的增产效果。料面刮菌的方法:对板结严重、菌皮过厚的培养料面,可全面、薄薄地刮去一层衰老的菌皮。对轻微板结、菌皮较厚的培养料面,可用铁丝划出许多纵横的小沟,直至露出里面的菌丝。畦床栽培的,可用竹扫帚在床面上来回扫动,直至刮破老菌皮而露出里面的菌丝。袋栽的,可将两端的老菌丝刮去。刮菌对原基分化有明显的刺激作用,可促进菌丝生长,一般10天后即有新...阅读详情
-
中、高温型平菇,适应春、夏、秋季栽培,如果秋季未出完菇,冬天不但不容易管理,且菇的质量也差,多数易出现高腿菇。解决的方法:菌种厂要根据季节,供应适应季节栽培的菌种,菇农买菌种时,要了解菌种的特性及温型,千万不要气温高时种低温型菇,气温低时种中、高温型菇。如冬天发现种的是中、高温型菇,或者秋季种菇未出完,冬天可以把菌筒放到最冷的地方,不要让其出菇,等来年春天气温适宜时再管理出菇,不但易管理,菇的形状也好,产量也高。...阅读详情
-
草菇,又称苞脚菇、兰花菇,在我国已有300余年的栽培历史,在国际市场上享有“中国蘑菇”的声誉,这是食用菌中惟一获此“殊荣”的品种。具有品牌优势的产品,本应顺水行舟,大力发展,创造效益,但遗憾的是,由于草菇独特的高温特性,不利于长时间、大范围的商品生产,且因其鲜菇保质期较短,并且菇农对该品种的认识不足,所以,一直没能形成规模化生产,不能不说是一件憾事。由于结构调整等因素以及消费者对食用菌认识的提高,预计今年草菇将是产销两旺的“盛年”。根据大量来访和信、电反映及要求,我们将数年草菇研究的最新实用技术整理出来,...阅读详情